PKU 2040 [有向图 同构]

本文介绍了一种解决两个有向图同构问题的方法,通过直接DFS搜索并结合剪枝策略来提高效率。文章详细解释了剪枝条件,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C++实现案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ttp://162.105.81.212/JudgeOnline/problem?id=2040  

题意给定两个有向图,找出其同构的对应点,并输出其对应的序列。。。

 

介于 该题的点数 <= 25 个 直接dfs搜索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剪掉还是必要的;

1 , 对于在途中的出度 和 入读 都唯一的点,那么就可以直接的判断其对应关系,

2 , 对于当前点u, 他与 已经 确定对应关系的点 i 的关系 必须 和 正准备和u匹配的点 v 和 点dict1[i].match 的关系相等 ;

如果不相等 ,那么必须剪枝。。。。

条件:

    if(map1[u][i] != map2[v][dict1[i].match] ||map1[i][u] != map2[dict1[i].match][v])   

     

内容概要: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调制的能量高效分子通信方案(SM-MC),将传输符号分为空间符号和浓度符号。空间符号通过激活单个发射纳米机器人的索引来传输信息,浓度符号则采用传统的浓度移位键控(CSK)调制。相比现有的MIMO分子通信方案,SM-MC避免了链路间干扰,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并提高了性能。论文分析了SM-MC及其特例SSK-MC的符号错误率(SER),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性能优于传统的MIMO-MC和SISO-MC方案。此外,论文还探讨了分子通信领域的挑战、优势及相关研究工作,强调了空间维度作为新的信息自由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挑战。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通信理论基础,特别是对纳米通信和分子通信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和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分子通信中空间调制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②掌握SM-MC系统的具体实现细节,包括发射、接收、检测算法及性能分析;③对比不同分子通信方案(如MIMO-MC、SISO-MC、SSK-MC)的性能差异;④探索分子通信在纳米网络中的应用前景。 其他说明:论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还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此外,论文还讨论了分子通信领域的标准化进展,以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如混合调制方案、自适应调制技术和纳米机器协作协议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