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PID稳定控制

由一个完全没有实际稳定控制的人去负责项目,说多了,满满的都是泪~

刚毕业,带着憧憬稚气洒脱进入公司,以为:项目嘛,同事指点一二,自己多努力下,按节点完成不是问题。于是有了以后半年的各种初级尝试,毫无理论与实际意义的尝试,即使你一个月两个月站在那里埋头苦调,能有什么效果?指望靠别人帮忙突破关键点的几率几乎为零,锦上添花的人很多,雪中送炭的少之又少。年会论功行赏时,经理不会看你付出了多少,因为他们只能看到你能拿出多少。

半年时间一个项目足以磨练其心性,那种无奈,欲哭无泪;当吃饭睡觉时都想着解决问题时,这时已经进入误区了。原地徘徊却看不到前方的路。

也许真像人们常说的:上帝关上门之后,会打开另一扇窗。下面的人物简称DZ吧。跟高手过招,才会成长,凤尾永远比鸡头高一层次!

还是谈项目吧,憋屈了半年,发发牢骚,谈谈感悟,总结经验,备战14。

稳定控制简单来说就是经陀螺反馈后将平台稳定在某一个状态,我所接触的是2轴系统,简称方位和俯仰。

PID,比例积分微分三个简单字母却包含了经典控制的核心;没有实际项目的我们都知道,角度微分成角速度,角速度微分成角加速度。于是我们控制角度的参考量有了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两个。这时我们可以简单地去由速度环或者位置换去控制电机运动。由速度环去控制电机时微分环节已经涉及角加速度。

项目中遇到的关键点,也是决定控制模型的关键——陀螺(或者惯导)是在转台上还是载体上。

1,:载体上,此时陀螺敏感到的就是载体的本身的姿态,这时通过位置+速度环既可以很好的去控制转台,增量式算法,步进电机本身的积分特性;在加上适当的变积分增益,即可以很好的控制转台。当然,电机控制的加减速也是必须的;

2:转台上,这是一个难以控制的方案:陀螺反应的是转台和载体运动的合成,以惯导的角度虽然能稳定控制,需采用位置式算法。但仅此一环反应速度是远远跟不上的,况且干扰还有陀螺本身的漂移。陀螺的角速度去控制此时又会和位置控制抵消一部分;此时不能让积分作用太强。经过多种实验。数据分析,角加速度登场了,以角加速度转换为速度,解决了依靠积分去控制位置环的弊端。加大位置环微分作用,很好的由PID角加速度控制实现了平台的稳定控制。需要给变增益积分增加上限控制,防止积分作用过强。

理论指导实践,到哪都是硬道理。实践的同时补充理论知识吧;感谢DZ~


PS:看了几集石群的自动控制原理,挺适合初学者的,优酷上有,祝大家新年快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