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常用文件命令
创建文件夹(目录)
mkdir [要创建的目录]
删除目录
rmdir [空目录]
rmdir只能删除空目录,可以使用rm -rf强制删除非空目录
rm -rf [目录]
创建文件
touch [文件名.后缀]
拷贝文件/文件夹到指定目录
cp [拷贝的文件] [拷贝的位置]
箭头所指表示将 tetx.txt 文件复制到tmp目录下
cp -r [拷贝的文件夹] [拷贝的位置]
当所拷贝的文件夹有重复内容时,可以使用下面命令表示强制覆盖不提示
\cp -r [拷贝的文件夹] [拷贝的位置]
查找文件
find 命令
find [文件范围] [选项]
-user: 按照文件所拥有者
-name :按照文件名称
-size:文件大小
locate 命令
第一次运行前,必须使用updatedb 指令创建locate数据库
updatedp//创建数据库
locate [文件名称]
重命名文件/将文件移动到指定目录
重命名
mv [以前文件名称] [新名称]
移动文件
mv [文件名称] [新目录]
删除文件或目录
rm [文件/目录]
-r : 表示递归删除子文件
-f : 表示删除不提示
显示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目录
ls
-a : 显示当前下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
-l :以列表方式显示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pwd
切换到指定目录
linux下目录结构
cd : 表示切换到家目录
当是root用户(超级管理员)
普通用户
cd.. : 表示回到上一级目录
cd [绝对路径] :表示进去绝对路径
文件权限
组的概念(文件权限为什么要包括 所在组,其他组)
与组有关的文件:/etc/group(存储当前系统中所有用户组信息)
在/etc/group中其格式为
group_name:passwoerd:GID:user_list
表示: 组名 :组密码占位符 :组id :组下面的用户列表
/etc/gshadow(存储当前系统中用户组的密码信息)
在/etc/gshadow中其格式为
group_name : : : user_list
表示: 组名称:组密码: 组管理者:组中用户名列表
组的概念:linux引入组的概念主要是linux作为服务器时,有多用户登录时,为了方便管理用户权限,加入了组(每个用户必须有一个组,创建用户时,其默认分组为相同的名称)
因此linux的每个文件有 所拥有者,所在组,其他组 概念
查看文件属性
ls -ahl
- 第一个红线(0)表示的是 文档类型 d:目录, -:文件,I:链接(相当于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b:磁盘 ,c:读取设备(鼠标,键盘)
小知识:b,c体现到linux中所有设备都是以文件类型存储
-
第二个红框(1-3)表示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user(r:可读,w:可写,x:可执行)
-
第三个红框(4-6)表示同一组下用户的权限–group
-
第四个红框(7-9)其他用户的权限–other
-
第二列 如果是文件则表示 硬链接的数量,目录则表示子目录的个数
-
第五个红框表示 所属的用户名
-
第六个红框表示 所属的组名
-
下一列 表示 文件大小
-
后面表示 最后修改日期
-
最后表示 文件名称
修改文件权限
u:拥有者
g:所在组
o:其他人
- 第一种方式: +(在当前加入其它权限:/r/w/x), -(减去), =(重新赋予权限)
chmod u +/-/= [] , g +/-/= [] , o +/-/= [] 文件名称
- 第二种方式:通过数字变更
r=4,w=2,x=1
chmod u=7(相当于rwx) [文件名称]
修改文件拥有者
chown [新的拥有者] [文件名称]
-R :表示包括下面所有子文件
修改文件所在组
chgrp [新的组名] [文件名称]
-R :表示包括下面所有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