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在做性能测试的时候很多人容易忽略需求调研的这个环节或者是简单的了解一下情况之后就开始着手进行脚本编写,在执行的过程中才慢慢发现有很多信息都不明确或者很多信息自己都还没了解情况,导致在性能测试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无从下手,或者测试出来的结果并不满足业务或者客户的预期。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在开始性能测试之前把相关信息都了解清楚之后,才能把一次性能测试任务更好完成,让测试结果更有参考价值。
二、环境信息
1、被测系统环境信息:确认清楚我们需要在什么环境下进行性能测试,该环境是否稳定,部署的被测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2、网络环境:被测系统所在的网络环境是否满足我们的需求,以及网络带宽是多大、是内网还是外网;
3、其他环境:被测系统是否与其他第三方系统有交互,第三方系统是否可以屏蔽掉。
三、系统信息
1、系统硬件信息:服务器配置【服务器类型、版本号、CPU、内存、磁盘】、数据库配置【数据库类型、版本号、数据库连接数】、中间件配置【中间件类型、版本号、连接数配置】;
2、系统软件信息:使用的开发语言、语言所运行的环境【jdk】、是否使用缓存数据库、是否使用加密算法、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处理逻辑、有没有动态验证码等;
3、系统架构信息:系统部署架构图、网络拓扑图等。
四、测试范围
1、被测系统需要测试哪些功能,以及对应这些功能的业务逻辑关系、跟其他模块的逻辑关系;
2、了解被测功能的业务流程及数据处理逻辑,在数据库中是涉及到哪些表;
3、了解清楚哪些字段需要进行参数化处理,这些数据怎么准备更合适。
五、业务指标
1、上线后对应要测试的这些功能的业务量的预估【有个业务量,我们在测试过程中可以把目标定的比业务量大一些】;
2、对应这些功能上线后各个功能的业务量的一个比例【对于混合场景设计可以参考对应的比例设计不同功能的用户比例】。
六、总结
只有在测试前将需要准备及了解的信息了解清楚,才能在后面设计场景时,设计出来更贴合实际业务场景的用例,在出现问题时我们才有思路去排查定位问题到底出在什么环节。前期的准备工作越充分后面的工作就有可能越顺利,所以建议各位同学在做性能测试前一定要把需求调研这个环节做好,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性能测试需求调研表【调研表内容可参考上面几点进行设计】,在有性能测试需求的时候可以让项目经理或者开发经理牵头把相关信息收集一下,方便自己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