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进阶-第五十篇:Java垃圾回收机制 - 垃圾回收算法 - 标记 - 复制算法
在Java垃圾回收机制中,标记 - 复制算法凭借其独特的内存管理策略,在新生代垃圾回收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解该算法的原理、应用场景及局限性,对优化Java程序内存管理具有关键意义。
1. 标记 - 复制算法原理
内存划分与复制机制
标记 - 复制算法将可用内存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个区域,分别命名为From空间和To空间。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对象优先在From空间中分配内存。当From空间被占用达到一定阈值,触发垃圾回收时,该算法会将From空间中所有存活的对象复制到To空间,同时对这些对象进行压缩和整理,使得To空间中的对象紧密排列。复制完成后,原本的From空间和To空间会交换角色,即原To空间变为新的From空间用于后续对象分配,而原From空间则变为新的To空间,等待下一次垃圾回收时接收存活对象。
这种内存划分与复制机制,通过将存活对象集中存放,有效避免了内存碎片的产生,为后续对象分配提供了连续的内存空间,提高了内存分配的效率。
标记与复制过程
标记 - 复制算法的标记阶段与标记 - 清除算法类似,垃圾回收器从根对象(如栈中的局部变量、静态变量等)出发,利用可达性分析算法遍历对象图,标记出所有存活的对象。
进入复制阶段后,垃圾回收器会将标记的存活对象依次复制到To空间。在复制过程中,对象会按照顺序排列,从而实现内存的紧凑化。对于对象之间的引用关系,垃圾回收器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