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篇:Python 面向对象的封装
1. 封装的概念
为什么需要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将数据(属性)和操作数据的方法封装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即类。封装的主要目的如下:
- 数据保护:防止外部代码直接访问和修改类的内部数据,避免数据被错误地修改或滥用。例如,一个表示用户账户的类,账户余额是敏感信息,不应该被随意修改。通过封装,可以限制对余额属性的直接访问,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操作(如存款、取款方法)才能改变余额。
- 抽象和简化:隐藏类的内部实现细节,只向外部提供必要的接口(方法)。这样,外部代码只需要知道如何使用这些接口,而无需了解类内部是如何实现的。这使得代码更易于理解和使用,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例如,一个文件读取类,外部代码只需要调用
read_file
方法来获取文件内容,而不需要知道内部是如何打开文件、读取数据等具体实现。 - 代码维护和扩展:当类的内部实现需要修改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外部代码就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