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区块链世界中,性能与成本一直是制约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关键瓶颈。Layer1 作为底层公链,负责提供最核心的安全性与去中心化,但随着用户和应用数量的增加,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出现了 Layer2 等扩展网络,它们通过将大量交易迁移到更高效的网络上执行,再将结果提交回 Layer1,从而实现性能和成本的双重优化。
理解 Layer1 与 Layer2 的关系、常见公链与扩展网络的生态,以及测试网的作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脉络,也为 DApp 开发和链上应用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一、Layer1 & Layer2 基础概念
二、常见 Layer1 和 Layer2 以及分别属于哪条链
Layer1 公链(有自己主链和生态)
Layer2(大部分属于以太坊生态)
三、测试链 & 测试网 是什么关系?
其实是同一个概念:
测试链(Test Chain)就是运行在测试环境的区块链网络,用来开发、测试,而不消耗真实资产。测试网(Testnet)是对用户侧的说法:我们把测试链叫做“测试网”。
每条主链/Layer2 通常都有对应的测试网,例如:
Ethereum → Sepolia
Arbitrum → Arbitrum Sepolia
Polygon → Mumbai
用途:开发者可以免费拿测试币(faucet),部署智能合约、调试前端交互等,而不影响主网上的真实资产。
扩展网络(Layer2)的本质:
解决 Layer1 的性能瓶颈和高昂手续费问题。
以太坊等 Layer1 区块链非常安全、去中心化,但吞吐量低(大约每秒 10–20 笔交易),用户多时手续费就很贵(Gas 高),比如在牛市里转个代币可能就要几十美金。
所以就出现了 Layer2(扩展网络 / scaling network)
- 在 Layer2 处理大部分交易,速度更快、费用更低
- 把打包后的交易结果提交给 Layer1,让 Layer1 保证最终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
总结
Layer1 是公链的基石,负责安全与共识;Layer2 则作为扩展网络,提高交易速度、降低成本,助力区块链规模化应用。无论是主网还是测试网,都是开发者与用户接触区块链的入口。通过深入了解 Layer1 与 Layer2 的架构、生态和相互关系,我们不仅能看懂区块链技术的全貌,也能更好地设计和开发面向未来的去中心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