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15日举办的用友大易2023人才管理与HR数智化年度论坛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骆方教授进行了有关「智能化人才测评技术进展」的主题演讲。以下内容根据骆方教授演讲内容整理而成。
目前,人才测评其实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
第一,目前我们缺乏一套对“完人”的有效测评机制,尽管我们在逻辑思维能力、技能、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评估技术,但对于高阶能力和一些软技能如情绪调控、合作性、态度和健全人格等方面,我们仍然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
第二,我们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传统的评估方式往往以绩效为主要标准,而忽视了人才在过程中的付出、努力和成就。同时,我们在对过程性信息的采集、存储和追踪方面也存在不足。尽管数据存储能力有所提升,但我们仍需要更有效的规划和记录方法。
第三,个体发展的环境复杂多样,传统评价方法难以把握这些复杂因素及其动态变化。即使我们能够获得绩效数据,也要综合考虑个体所处的环境信息进行更客观的评估仍然存在困难。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为人才测评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数据分析到可视化应用等各个环节,科技创新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外,互联网上留痕的大量数据以及不断涌现的数据采集手段,都为我们进行人才测评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这些创新技术不仅拓展了人才测评的广度和深度,也提高了测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真实场景中,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关键岗位上,我们可以实时捕捉现场信息用于实时评估,实现无痕式的伴随式评估,而AI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法,以下我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其应用。
能力和人格的游戏化测评
十几年前,我们提出了“严肃游戏”的概念,即通过游戏的方式对员工或个体进行评估。传统的评估方式往往给被试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如考试、人才选拔、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