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c和g++的区别

我们在编译c/c++代码的时候,有人用gcc,有人用g++,于是各种说法都来了,譬如c代码用gcc,而c++代码用g++,或者说编译用 gcc,链接用g++,一时也不知哪个说法正确,如果再遇上个extern "C",分歧就更多了,这里我想作个了结,毕竟知识的目的是令人更清醒,而不是更糊涂。

误区一:gcc只能编译c代码,g++只能编译c++代码

两者都可以,但是请注意:
1.后缀为.c的,gcc把它当作是C程序,而g++当作是c++程序;后缀为.cpp的,两者都会认为是c++程序,注意,虽然c++是c的超集,但是两者对语法的要求是有区别的,例如:
#include <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f(argv == 0) return;
   printString( argv);
    return;
}
int printString(char* string) {
sprintf(string, "This is a test./n");
}
如果按照C的语法规则,OK,没问题,但是,一旦把后缀改为cpp,立刻报三个错:“printString未定义”;
“cannot convert `char**' to `char*”;
”return-statement with no value“;
分别对应前面红色标注的部分。可见C++的语法规则更加严谨一些。
2.编译阶段,g++会调用gcc,对于c++代码,两者是等价的,但是因为gcc命令不能自动和C++程序使用的库联接,所以通常用g++来完成链接,为了统一起见,干脆编译/链接统统用g++了,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像cpp程序只能用g++似的。

误区二:gcc不会定义__cplusplus宏,而g++会

实际上,这个宏只是标志着编译器将会把代码按C还是C++语法来解释,如上所述,如果后缀为.c,并且采用gcc编译器,则该宏就是未定义的,否则,就是已定义。

误区三:编译只能用gcc,链接只能用g++

严格来说,这句话不算错误,但是它混淆了概念, 应该这样说:编译可以用gcc/g++,而链接可以用g++或者gcc -lstdc++。因为gcc命令不能自动和C++程序使用的库联接,所以通常使用g++来完成联接。但在编译阶段,g++会自动调用gcc,二者等价。

误区四:extern "C"与gcc/g++有关系

实际上并无关系,无论是gcc还是g++,用extern "c"时,都是以C的命名方式来为symbol命名,否则,都以c++方式命名。试验如下:
me.h
extern "C" void CppPrintf(void);
me.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e.h"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CppPrintf(void)
{
     cout << "Hello/n";
}
test.cpp: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e.h"        
int main(void)
{
    CppPrintf();
    return 0;
}
1. 先给me.h加上extern "C",看用gcc和g++命名有什么不同

[root@root G++]# g++ -S me.cpp
[root@root G++]# less me.s
.globl _Z9CppPrintfv        //注意此函数的命名
        .type   CppPrintf, @function
[root@root GCC]# gcc -S me.cpp
[root@root GCC]# less me.s
.globl _Z9CppPrintfv        //注意此函数的命名
        .type   CppPrintf, @function
完全相同!
               
2. 去掉me.h中extern "C",看用gcc和g++命名有什么不同

[root@root GCC]# gcc -S me.cpp
[root@root GCC]# less me.s
.globl _Z9CppPrintfv        //注意此函数的命名
        .type   _Z9CppPrintfv, @function
[root@root G++]# g++ -S me.cpp
[root@root G++]# less me.s
.globl _Z9CppPrintfv        //注意此函数的命名
        .type   _Z9CppPrintfv, @function
完全相同!
【结论】完全相同,可见extern "C"与采用gcc/g++并无关系,以上的试验还间接的印证了前面的说法:在编译阶段,g++是调用gcc的。

【转自:http://blog.youkuaiyun.com/zklth/article/details/5907923】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144输出通道可切换电压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涵盖系统总体架构、FPGA硬件设计、上位机软件设计以及系统集成方案。系统由上位机控制软件(PC端)、FPGA控制核心高压输出模块(144通道)三部分组成。FPGA硬件设计部分详细描述了Verilog代码实现,包括PWM生成模块、UART通信模块温度监控模块。硬件设计说明中提及了FPGA选型、PWM生成方式、通信接口、高压输出模块保护电路的设计要点。上位机软件采用Python编写,实现了设备连接、命令发送、序列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了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用于方便的操作配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硬件设计编程基础的电子工程师、FPGA开发者及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多通道电压输出的实验环境或工业应用场景;②帮助用户理解掌握FPGA在复杂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包括PWM控制、UART通信及多通道信号处理;③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个可扩展的平台,用于测试验证不同的电压源控制算法策略。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硬件软件两方面的内容,建议读者先熟悉FPGA基础知识Verilog语言,同时具备一定的Python编程经验。在阅读过程中,应结合硬件电路图代码注释,逐步理解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此外,实际动手搭建调试该系统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设计的理解。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