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 Linux
1.简介
Linux是一个基于POSIX(可移植的操作系统接口)和UNIX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统。
Linux能运行主要的UNIX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
Linux继承了Unix以网络位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示意图如下:
2.开关机知识
开机:在Linux中叫做守护进程(daemon)
最高权限账户为root,可以操作一切
关机:关机指令:shutdown;
sync #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不论是重启还是是关闭,首先要运行sync,存数据)
shutdown#关机指令
shutdown -h 10#10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h now#立马关机
shutdown -r now#系统立马重启
3.系统目录结构
/bin: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启动Linux时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连接文件及镜像文件)
/dev:存放外部设备
/home:用户主目录
/lib:动态连接共享库
/media: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
二.常用的基本命令
1.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由根目录/写起
相对路径:不是由/写起,例如cd ../zyk 这类才是相对路径的写法
2.处理目录的常用命令
ls:列出目录
cd:切换目录
pwd:显示目前的目录
mkdir: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rmdir: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cp:复制文件或目录
rm:移除文件或目录
mv:移动文件与目录
修改文件属性:
- chgrp:更改文件属组
- chown:更改文件属主和属组
- 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d代表文件是一个目录文件,rwx是可读,可写,可执行)
文件内容查看:
cat 由第一行开始显示文件内容
tac 从最后一行开始显示
nl显示的时候,顺道输出行号
more一页一页的显示文件内容
less与more类似,但是他可以往前翻页
head只看头几行
tail只看尾巴几行
3.Linux链接概念
Linux链接分两种:硬连接和软连接
ln命令产生硬连接
当删除原始文件 f1 后,硬连接 f2 不受影响,但是符号连接 f1文件无效。
三.Vim的使用
Vim 是从vi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
1.vi/vim共分为三种模式:
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i切换到输入模式;x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
输入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在命令模式下按下: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这个模式的基本命令有:q退出程序,w保存文件
可以通过vim kkk.txt来建立一个文件。
按下i进入输入模式,可以编辑
按下ESC可以回到一般模式,在一般模式中按下英文符的 : ,然后再按wq储存后回车可以离开vim
2.账号管理
添加账号: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 c: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指定用户主目录
m:使用者目录如不存在则自动建立
u:指定用户的用户号
如:【root@zyk home】#useradd -m zyk
切换用户:命令:su username
从普通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命令:sudo su
ctrl+d,退回到原来的用户
删除账号: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选项:r: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如:【root@kuangshen home】#userdel -r zyk
修改账号: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修改用户口令:passwd 选项 用户名
选项:-l锁定口令
-u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增加用户组: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
选项:g-指定标识
删除用户组:groupdel
修改用户组属性:groupmod
切换组:$newgrp 用户组
3.磁盘管理
df: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
df[-ahikHTm][目录或文件名]
du:检查磁盘空间使用量
du[-ahskm] [目录或文件名]
两个常用:
-a:列出所有的文件与目录容量
-h:以人们较易读的容量格式显示
磁盘挂载:mount
用于挂载Linux系统外的文件
mount [-hV]
mount -a [-fFnrsvw] [-t vfstype]
mount [-fnrsvw] [-o options [,...]] device | dir
mount [-fnrsvw]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例:
将 /dev/hda1 挂在 /mnt 之下。
#mount /dev/hda1 /mnt
将 /dev/hda1 用唯读模式挂在 /mnt 之下。
#mount -o ro /dev/hda1 /m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