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n scope范围说明

本文详细解析Maven中各种依赖作用域的意义,包括test、compile、provided和runtime,以及它们在项目构建过程中的行为。同时,深入探讨依赖传递机制,如何在多项目间正确处理依赖关系。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Maven的scope依赖作用域说明

Maven的scope依赖作用域说明

1、test范围指的是测试范围有效,在编译和打包时都不会使用这个依赖,比如junit默认范围是test,只在测试使用,不会再发布项目时候使用

2、compile范围指的是编译范围有效,在编译和打包时都会将依赖存储进去

3、provided依赖:在编译和测试的过程有效,最后生成war包时不会加入,诸如:servlet-api,因为servlet-api,tomcat等web服务器已经存在了,如果再打包会冲突 

4、runtime在运行的时候依赖,在编译的时候不依赖 

默认的依赖范围是compile 

 

依赖的传递:

作用域是test的包不会传递到引用这个项目的其它项目,但如果不是test会传递依赖到其它项目。

如:项目A中有一个依赖包junit4.10,它的作用域是test

现在有一个项目B,引用项目A,如果项目B要使用junit4.10就必须自己重新定义依赖关系。【因为不会传递依赖,所以不会从项目A中得到】

但:如果作用域是其它的,不是test

那么项目B可以直接使用不用自己再定义一个依赖关系。【因为会从项目A中自动传递依赖,而得到】

 

依赖关系的传递(间接依赖)

1、同级别依赖
-->(依赖)

项目A-->P包1.0
项目B-->P包2.0

项目C-->项目A,项目B

项目C得到的P包,应该是哪个呢?
应该是项目A的P包1.0,因为在项目C中,项目A依赖关系定义在前,项目B的依赖配置定义在后。

2、不同级别依赖,层级少的优先依赖
如:
A-->P1.0
B-->A
C-->B

D-->P2.0

E-->C,D 那么,E通过传递依赖得到的将会是:P2.0 (就算E中的C依赖定义在前面)

3、排队依赖,当包通过传递,产生了冲突时可能通过排队依赖关系解决
<exclusions>
  <exclusion>
    <groupId>commons-logging</groupId>
    <artifactId>commons-logging</artifactId>
  </exclusion>
</exclusiongs>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