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ffer_Cache

本文介绍了Oracle数据库中db_block_checksum参数的作用,用于保障数据块的完整性,避免因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此外,还提供了如何调整db_writer_processes数量的方法,并给出了推荐设置值,以优化数据库写操作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参数db_block_checksum

        该参数设置为true,则一个指定的校验码被同时写入到数据块,用于防止磁盘,I/O系统损坏导致数据的丢失


SGA的所有组件

    从动态视图v$sga_dynamic_components获取SGA的相关信息

查看各个池的大小

SELECT component, current_size, min_size FROM v$sga_dynamic_components;



可以用下面命令来设置dbwr的个数:
alter system set db_writer_processes = 2 scope=spfile;
然后重启啦

不过, dbwr个数绝不是越多越好, 一般是cpu的核心个数除以8.  也就是服务器如果有2个8核cpu的话可以考虑将dbwr个数设置为2,因为dbwr是1个十分耗cpu资源的进程啦.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释“线程局部存储+复用缓冲区”技术,特别是针对用户提供的Java代码示例。首先,我得理解这两个概念分别是什么,然后看看它们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 用户给出的代码是ThreadLocal搭配一个初始化的byte数组,用来缓存缓冲区。线程局部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应该是指每个线程有自己独立的变量副本,避免多线程竞争。复用缓冲区可能是指重复使用预先分配的缓冲区,减少频繁创建和销毁的开销,提升性能。 首先,我需要确认ThreadLocal在Java中的工作机制。ThreadLocal确实为每个线程维护了一个独立的变量副本,所以每个线程调用get()方法时,得到的是自己线程的实例。这样,不同线程之间不会共享这个byte数组,避免了同步问题。 接下来,复用缓冲区。用户代码中的BUFFER_CACHE是通过ThreadLocal的withInitial方法初始化了一个1024字节的数组。这样,每个线程第一次访问get()时会创建自己的缓冲区,之后重复使用这个缓冲区,而不是每次需要时都新建。这样可以减少内存分配和垃圾回收的压力,特别是在频繁操作的场景中,比如音频数据处理。 那这两者的结合点在哪里呢?线程局部存储确保每个线程有自己的缓冲区,复用则是指这个缓冲区在该线程内被多次使用。比如,在一个线程处理音频数据时,每次处理都从ThreadLocal中获取同一个byte数组,而不是每次都新建,这样既节省了资源,又避免了线程安全问题。 可能需要解释为什么需要结合这两者。比如,多线程环境下,如果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缓冲区,必须进行同步,这会带来性能损耗。而使用线程局部存储,每个线程有自己的缓冲区,无需同步,同时复用缓冲区减少内存分配次数。 另外,要注意ThreadLocal的内存泄漏问题。因为ThreadLocal变量通常和线程的生命周期绑定,如果线程是线程中的,可能会长时间存活,导致保存的缓冲区无法被回收。不过用户代码中的BUFFER_CACHE是static和final的,可能设计为长期存在,只要合理管理,问题不大。 再想想实际应用场景,比如网络服务器处理请求,每个线程处理一个请求时,可能需要一个缓冲区来读取数据。使用线程局部存储的复用缓冲区,可以提升性能。 总结下来,线程局部存储提供了线程隔离的变量,复用缓冲区则是重复利用已分配的内存空间,两者结合既保证了线程安全,又提高了效率。</think>线程局部存储+复用缓冲区是两种技术结合的高效并发编程手段,下面分步骤解释其原理和代码示例: 1. **线程局部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 TLS)** - **核心作用**:为每个线程创建独立的变量副本,避免多线程竞争。 - **实现方式**:通过`ThreadLocal`类实现,如`ThreadLocal<byte[]>`。 - **内存隔离性**:线程A无法访问线程B的`BUFFER_CACHE`,天然线程安全。 2. **复用缓冲区(Buffer Reuse)** - **核心作用**:预先分配内存并重复使用,减少GC压力。 - **实现方式**:初始化固定大小数组`new byte[1024]`,避免频繁`new byte[]`。 3. **技术结合的优势** - **线程安全无锁**:每个线程独立操作自己的缓冲区,无需`synchronized`。 - **性能提升**:缓冲区复用减少内存分配/GC次数(尤其适用于高频调用场景)。 - **代码示例解析**: ```java private static final ThreadLocal<byte[]> BUFFER_CACHE = ThreadLocal.withInitial(() -> new byte[1024]); // 每个线程首次访问时初始化 byte[] audioData = BUFFER_CACHE.get(); // 获取当前线程专属的缓冲区 ``` 执行过程: - 首次调用`get()`:触发初始化逻辑创建`byte[1024]` - 后续调用`get()`:直接返回已存在的缓冲区 4. **典型应用场景** - **音频/视频处理**:每个线程处理独立数据块 - **网络IO**:线程处理请求时复用解析缓冲区 - **加密算法**:线程本地维护加密临时缓冲区 5. **注意事项** - **内存泄漏风险**:若使用线程,需在任务完成后调用`BUFFER_CACHE.remove()`清理 - **缓冲区大小**:需根据业务场景合理设定(示例中1024可能需调整) - **数据隔离性**:不同线程的缓冲区完全独立,不可跨线程共享数据 **总结**:通过`ThreadLocal`将缓冲区与线程绑定,实现无锁线程安全;通过复用缓冲区降低内存分配开销,二者结合特别适合高频、小内存操作的多线程场景。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