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安全
文章平均质量分 87
baymax哈哈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关于漏洞,你应该知道这些
2018年伊始,一个关于漏洞的大新闻引起广泛关注。Intel处理器架构存在设计缺陷由此引发了两个漏洞——“Meltdown”与“Spectre”。按照发现者谷歌安全团队的说法,这个硬件的层面的漏洞几乎影响每个人,每台设备。攻击者可以绕过内存访问的安全隔离边界,在内核中读取操作系统和其他程序的内存数据,造成敏感信息泄露。受此次事件影响,Intel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近200亿美元漏洞到底是什么漏洞是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以及人为因素上存在的缺陷,从而可以使攻击者能够在未经系统的许可者授原创 2020-09-25 16:31:40 · 396 阅读 · 0 评论 -
办公安全宣导:企业信息安全
在信息时代,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信息安全不仅包括公司电脑自身的安全,而且更包括企业商业机密的安全,尤其是电脑、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数据。以下内容旨在帮助员工了解公司信息安全管控要求。电子邮件使用安全制度要求不将邮箱转接给他人使用。禁止多人共享专用邮箱权限。接受外部邮件附件时必须对附件扫描后方可打开。收到不明来历、非与工作相关的电子邮件,必须立即删除。在公司内部发送机密及以上级别的信息时必须对信息进行加密。互联网使用安全——社交安全制度要求严禁在网上发布公司绝密或机密信息或泄露原创 2020-09-23 16:54:24 · 804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账号密码的如何保护
今年来,互联网用户信息泄露与入侵事件层出不穷,事件日益严重。而在平时的操作中,账号和密码安全问题又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总以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账号异常方恨悔。黑客的入侵步骤及步骤从各种渠道获得受害者的账号,如手机号、姓名、邮箱等。从微博、朋友圈、社交网中搜索敏感信息通过钓鱼邮件诱使用户点击使用弱口令或已泄露的密码尝试破解用户账号...原创 2020-09-15 17:20:48 · 246 阅读 · 0 评论 -
内忧外患的电子邮件安全
如果按照人类的时间计算,电子邮件已经走过将近50载春秋。虽然经历漫长岁月,然而时至今日电子邮件仍是我们工作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使用人数早已突破10亿人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60亿个电子邮件账户。年近半百的电子邮件有怎样的历史?电子邮件承载功能众多,特别对企业员工来说,每天发送,接受工作信息都需要电子邮件的参与。电子邮件甚至排在因特网之前,成为最受上班族青睐的工具。当然,以下这也是电子邮件的重要功能电子邮件的价值与普遍应用也使其面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安全威胁。一方面来自外部,例如黑客的攻击行为。另.原创 2020-09-11 16:43:32 · 196 阅读 · 0 评论 -
关于个人信息泄露与保护
信息泄漏总是让人感到焦虑。一份覆盖全国各省,市,区涉及将近104万人《你的隐私泄露了吗?——个人信息保护情况调研》问卷中,有72%的受访者表示对个人信息泄露状况担忧。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如何保护好个人信息?关于个人信息的一些小知识,我会慢慢告诉你。以上内容令人触目惊心,然而却只是冰山一角,更多黑暗面潜藏在我们无法触及的角落。通过实际案例与数据,可感知当今信息泄露的严重局面。信息泄露带来许多风险,甚至是惨重的后果,然而民众的信息保护意识仍旧薄弱。或许我们应该先理清犯罪分子的行事路.原创 2020-09-08 20:03:54 · 583 阅读 · 0 评论 -
你知道为什么黑客更青睐钓鱼邮件吗?
网络钓鱼是黑客通过多种手段试图引诱个人透露重要信息的一种攻击方法,这些手段包括语音、短信、邮件、Wi-Fi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攻击手段是钓鱼邮件。钓鱼邮件攻击的4个步骤攻击者手机目标公司员工的隐私信息→通过售价的信息,打造专门针对攻击目标的邮件,邮件中通常带有恶意链接→收到邮件后,目标打开带有恶意链接的邮件→打开链接后,恶意软件执行,目标被定向到托管恶意软件的网站最容易让你上钩的10类钓鱼邮件:钓鱼邮件攻击带来的危害:导致数据、信息泄露,带来经济损失,影响公司名誉。...原创 2020-09-07 17:05:36 · 427 阅读 · 0 评论 -
数据泄漏!往往不经意间就造成的损失,打响数据安全保卫战
数据是现代企业的核心资产,同时数据也是价值额延展。数据泄漏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造成公司声誉的损坏,竞争优势下降,客户信任度降低,带来法律合规风险。做好数据安全保护十分重要。企业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1、很多重要文件和科研成果都分散存储在个人电脑上,无法集中管控,无法控制数据外泄2、员工离职会带走公司的重要信息和资料,无法有效控制3、文件共享过程中,无法控制使用者的权限,给数据安全造成巨大隐患4、重要文件由于没有保护措施,很容易外泄,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5、数据库漏洞被黑客攻击而遭受企业数据泄露.原创 2020-09-04 16:37:36 · 101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