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节 计算机诞生
ENIAC 埃尼亚克
1946年2月 世界第一台全数字电子计算机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
结构庞大
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1 按电子器件划分的四代计算机
2 计算机的分类
按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
- 数字计算机
- 模拟计算机
- 数模混合计算机
使用范围分为
- 专用计算机
- 通用计算机
按规模和处理能力将计算机分为
- 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等几类
3 计算机主要特点
-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 告诉运算能力
- 很强的记忆能力
- 很高计算精度
- 逻辑判断能力
- 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自动控制
计算机辅助系统
- CAD ,CAM,CAI
人工智能AI
网络通信
多媒体应用
办公自动化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硬件系统
存储程序原理:将程序和数据存放到计算机内部的 存储器中,计算机在程序控制下逐步处理,直到得出结果
冯 若依曼设计思想
- 存储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都放在存储器中,机器能自动执行程序,按地址寻访
- 程序由指令构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 每条指令一般具有一个操作码和一个地址码,其中操作码表示运算性质,地址码指出操作数 在存储器中的地址
- 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个基本部分组成,机器以CPU为中心
2 计算机五大组成部分功能
运算器:
- 负责对数据进行算数运算和逻辑处理
- 核心:加法器-因为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 等算法都归结为加法与移位操作,所以加法器的设计是算数逻辑 线路设计的关键
控制器
- 对程序所规定的指令进行分析,控制并协调输入和输出操作对内存的访问
- 控制器的工作过程就是按预先编好的程序,不断地从主存储器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过程
存储器:
- 用来存放指令和数据的部件,负责存储数据和程序,并根据控制命令提供这些数据或程序
- 存储器的种类:主存储器(内存),辅存储器(外存)
- 内存储器(内存)—计算机在工作时,所执行指令及处理的数据,均从内存取出–存取速度快,但容量小
- 外存储器(外存)–磁盘,硬盘,CD等,能长期保存数据 不依赖于电,存储速度慢,容量很大
- 运算过程中:内存直接与cpu 交换信息,外存不可以 需要借助内存 通过内存 才能进而被cpu 处理
输入设备
- 键盘 鼠标 扫描仪
输出设备
-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
(触摸屏:既是输入,也是输出设备)
3 数据存储概念
- 二进制:处理信息是以二进制编码表示-0和1 构成信息的最小单位:简称位或者bit(比特)
- 字节:
- 8 位组成一个字节
- 字节是电子计算机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
4 字/字长
- 一个字或者几个字-在存储里是一个数据,在控制器是一条指令
- 字长是CPU 重要标志之一,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