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是互联网的核心,他在20世纪70年代被发明出来,至今也有50年了。IPv4的地址在2011年2月就已经耗尽,已经申请不到新的IP块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采用更大的IP空间,于是IPv6协议就出来了。
主要的变换有以下几点。
- 更大的地址空间,协议中的地址为有128位,比原先多了2^96倍,从现在的角度看,肯定够用。
- 更加灵活的首部,IPv6定义了许多可选的扩展首部,比IPv4更加灵活,在一定层面上还可以提高路由器对数据的处理效率
- 扩展首部的改动,在IPv4中首部的扩展字段都是存放在首部中,而在IPv6则将扩展字段放在有效荷载中
- 支持资源的预分配,对实时图像相关的应用会更加友好。
- IPv6首部改成8字节对齐,首部长度必须为8直接的整数倍。
IPv6 数据报由两大部分组成,即基本首部(base header)和后面的有效载荷 (payload)。有效载荷也称为净负荷。有效载荷允许有零个或多个扩展首部(extension header) ,再后面是数据部分。但请注意,所有的扩展首部并不属于 IPv6 数据报的首部。
首部字段改动主要如下
- 去除了首部长度字段,将首部长度固定为 40 字节
- 去除了服务类型(Tos),用优先级和流编号来实现其功能
- 去除了总长度字段,新增了有效荷载长度字段
- 去除了分片功能(标识、标志、片偏移),添加了分片首部
- 将 TTL 字段改名成了跳数,功能未发生变化
- 去除了协议字段,改成了下一个首部协议。
- 去除了校验和字段,也就去除了网络层的差错识别功能,将该功能移交到传输层自行做不同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