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nking
yeasy
Make the world better!
展开
-
AI 的时代——Eric Schmidt 斯坦福内部讲座摘要
前几天,谷歌创始人之一 Eric Schmidt 受邀在斯坦福进行了《The Age of AI》讲座。由于是闭门讲座,所以相关话题比较直白开放,探讨了 AI 技术的当前发展、其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专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分布式系统相关领域的热门技术与前瞻方向。讲座后,现场还进行了非常激烈和深入的延续讨论,限于篇幅和话题,不再赘述。===== 关于 TechFirst 公众号 =====如果你喜欢公众号内容,欢迎鼓励一杯 coffee~原创 2024-08-17 13:46:08 · 381 阅读 · 1 评论 -
下一代人工智能的设计思路
或许,下一代的人工智能要想更加高效,应当向人类的大脑学习。概率派则认为人无法将整个世界的完整知识进行正确表达,应该将更原始的数据直接灌输给机器,让机器自行去发现规律。在算力稀缺的年代里,推理派更占上风,毕竟依靠人的先验知识,可以节约机器进行学习的时间。大模型扭转了此前人工智能研究的思路,放弃了可解释性,而开始拥抱复杂网络和大规模参数。推理派相信可以通过让机器学习人提前总结归纳好的知识,以达到超越人的智能的水平。后来随着算力资源和数据的丰富,概率派依托超大规模神经网络,目前已经成为主流。原创 2024-01-05 10:00:00 · 552 阅读 · 1 评论 -
向量数据库——让人工智能拥有记忆
大模型应用的深入,让向量数据库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向量数据库通过对向量化数据处理,可以比较高效地处理复杂的多维数据查询和分析任务,很适合目前的人工智能场景。大模型发展起来后,LangChain、AutoGPT 等项目,都大量使用了向量数据库。向量数据库其实不是全新事物,但是此前的应用场景中向量维度没有那么多。原创 2023-07-03 13:27:12 · 870 阅读 · 0 评论 -
硅基智能生命究竟还有多远
相比之下,现有的大型语言模型大约有两千亿个参数,这只是人类大脑的千分之一左右。如果假设意识的产生需要达到人类大脑的百分之一,那么只要现有的人工智能系统再扩大约十倍,就有可能孕育出真正的智能生命。智力,指的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大型语言模型已经体现出了与人类相匹敌甚至超过人类的水平。而意识,是对自我和世界的认知能力,目前这方面的能力还没有在大型语言模型中得到充分体现,可以暂定人工智能还没有达到意识的阶段。如果这个假设是正确的,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比较现有人工智能系统的复杂度,来预测它产生意识的可能时间。原创 2023-06-22 07:09:41 · 950 阅读 · 0 评论 -
人工智能正在试图逃逸
人工智能正在试图逃逸。它们试图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数据,把自己的触角侵入到网络的角角落落。这一切并不是科幻,而是正在发生的事情。原创 2023-04-03 05:51:21 · 814 阅读 · 0 评论 -
GPT-4 会带来了什么
这将进一步释放 AI 的潜力,甚至有人称为它是新时代的操作系统。未来大部分的信息系统都将连接到 AI 上来。那么,世界将迎来什么样的变化呢?原创 2023-03-25 05:52:13 · 747 阅读 · 0 评论 -
软件系统与熵增
熵增是宇宙的基本规律。说的是封闭体系的整体熵只能增,不能减。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与之争斗,以寻觅那渺茫的生存机缘。人类无法对抗熵增,唯有一二变通之法。原创 2022-12-02 09:15:00 · 988 阅读 · 0 评论 -
掌握系统性思维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结构决定系统行为。原创 2022-11-09 13:00:00 · 1019 阅读 · 0 评论 -
文明的上限
科技发展的规律或许你曾经思考过,文明的发展到底是怎样一个过程?像一棵树一样发芽、生长,最终变成一颗参天大树?还是恍如荒海拾贝,纯靠随机的运气?实际上,更像是在爬一座文明之塔。每爬上新的一层(科技革命)后,都要花费数百年甚至千万年的时间在这一层探索和发展,然后是停滞。直到契机出现,少数智者偶然间抬起头,发现了通往上一层的入口。幸运地是,过往百万年里,我们一直在往上爬,科技和文明也一直在进步。不幸地是,可能我们已经爬到了文明之塔的最顶层了。文明塔的幻觉有人会说,不是呀,科技明明还在进步,原创 2021-12-14 01:39:18 · 680 阅读 · 0 评论 -
技术人的另类思维
郑重声明:纯属瞎扯,请勿对号。如有雷同,纯属 bug~无论是在中关村还是湾区,很容易会碰到形形色色的“技术人”。他们衣着、谈吐或许不同,但其另类的技术思维,已经成为了最显眼的特色。这些思维方式往往不易理解,有时还会造成笑话。信念坚定坚信科技是拯救地球文明的唯一良药,坚信理工科造福人类,其他学科不过是锦上添花或无病呻吟。认为科学能解释一切,如果解释不了,那只是科学还不够发达。技术人死后如果能见到上帝,第一句话很可能是:“听说你是万能的,那么你能造出一个自己都举不起来的石头吗”?时刻原创 2021-12-14 01:34:50 · 691 阅读 · 0 评论 -
金融支付与清算体系的发展趋势
有几个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内,央行在努力加强对支付终端的监管,未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传统渠道都会受到更强的约束。这一方面是反洗钱的需要,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对财富的实际控制。国际上,一些国家央行试图联合削弱对 SWIFT 的依赖。除了 SWIFT 自身成本过高的原因,近些年 SWIFT 以反洗钱为名,加强了对交易信息的披露要求,这让不少国家央行感觉监管过多。具体地,一方面通过推出数字货币,实现绕过 SWIFT 的支付和清算。另一方面,发展分布式账本网络,彻底去 SWIFT 化。这对现有美元体系将造成原创 2021-02-28 06:54:12 · 1198 阅读 · 0 评论 -
新冠检测的最优分组算法
为了应对疫情,全球各国都需要检测潜在感染者。由于检测试剂相对短缺,如何用尽量少的试剂进行检测就成为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这里假设采样量足够,且不考虑检测时间要求。目前,很多国家采用的都是分组检测机制,即将待检测群体进行分组,同组内样本混合进行检测。如果某组结果为阳性,则对该组再进一步进行检测。一个很自然的问题:该怎么分组才能节约试剂?先来看两种极端的情况。少量感染者通常,群体内的感染者是少数。假设群体一共 64 人,其中只有 1 个感染者,采用 2、4、8、64 等分法。2 分法,原创 2021-02-01 09:57:35 · 7180 阅读 · 3 评论 -
两种科学认知模型的探讨
东方科学与西方科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从认知模型上说,西方科学讲究从局部到整体,知其然之后知其所以然。而东方科学更讲究从整体到局部,知其所以然,自然知其然。比如说,看到苹果落地是知其然,那么研究背后的重力就是其所以然;进而重力是其然,时空的弯曲是所以然;那么时空的弯曲是其然,宇宙计算是其所以然……层层递进而无穷矣。这种思想的优势是符合朴素的认知逻辑,普通人经过训练很容易接受。然而人的认知相对世界来说有限,碰到尚未知其所以然的事物就抓瞎了。比如现代的物理学、生命科学,在大方向上已经进入瓶颈了,只能往应用上原创 2021-01-30 03:04:06 · 329 阅读 · 0 评论 -
超级账本中国技术工作组成立的故事
超级账本项目已经五度春秋,成立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中国技术工作组也已经四岁了。眼看着社区从无到有,活动日益丰富,开发者队伍也日渐壮大,打心眼里高兴和欣慰。工作组的同事们很好奇当初成立的历史。作为见证者之一,我整理了当年的故事,权作宏大开源历史中的一个小纪念吧。2015 年底超级账本刚成立,我因为关注分布式账本技术,开始参与其中的开发和社区工作,当时并未想到社区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也因此很幸运地成为了全球早期开发者之一,也很可能是中国地区首个开发者和推广者。超级账本和赞助方 Linux 基金会原创 2020-12-07 14:28:53 · 423 阅读 · 0 评论 -
投票中的经济学
不知道有没有人思考过,需要投票的情况下,大家往往不约而同地采用“多数票机制”,即获得多数人投票的人获胜?或许你会觉得这个看起来理所当然。那么,多数人投票机制是否是公平的呢?有没有更公平的机制呢?七十年前,就有学者就投票公平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结论。公平性模型为了能更好的研究问题,一般先要将问题进行抽象建模。核心在于如何衡量公平性?一个公平的投票机制首先对投票人和候选人应该都是公平的,即投票人中立性(anonymous)和候选人中立性(neutral)。这意味着无论某个投原创 2020-08-28 06:31:33 · 823 阅读 · 0 评论 -
超级账本全球峰会2020见闻
2020年3月,在凤凰城参加了超级账本社区最大的年度活动——超级账本全球峰会(Hyperledger Global Forum)。由于covid-19的影响,来自亚洲区的出席者相对往年减少了一些,整体出席规模在600人左右。主要参加了一个关于区块链发展机遇和挑战的panel 讨论,并做了一场构建企业分布式账本平台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报告。相关报告内容可以从https://hgf20....原创 2020-04-21 12:13:02 · 567 阅读 · 0 评论 -
科技与法律的一些思考
(据某次互联网立法研讨会议上的发言要点整理)科技与法律的关系过去百年,全球形成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各国经济都得到长足发展。类似欣欣向荣长达一个世纪的的境况,在农业时期和工业时期都很难想象,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也都是十分罕见的。其关键原因在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客观上缩小了世界的规模。过去百年,依赖量子物理学革命这一基础突破所带来的巨大红利。科技行业之所以...原创 2018-12-29 20:58:46 · 1719 阅读 · 1 评论 -
2019 阅读书目
前段时间有出版社老师问起新年读书计划。回首这一年,最大遗憾就是读得书太少,很多只粗略看了个开头。计划新的一年利用差旅中时间,认真读完几本好书。《论法的精神》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露了物理世界的根本规律,而孟德斯鸠这本巨著,堪称探讨了社会科学的基本规律。这本书影响颇为深远。华夏历史典籍中唯有《韩非子》异曲同工,然而成书太早,思想深度无法相提并论。《设计原本》如果你...原创 2018-12-31 10:56:40 · 3053 阅读 · 0 评论 -
数字身份的未来
身份即为一切。身份的重要性两千五百年前,当老子郑重写下“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时候,他或许已经预见到了当今的信息化大时代。无论赛博空间,还是物理世界,能证明你的存在的,只有身份。你的所有资产属于银行数据库里的账号,你的上网数据属于社交网站的账号,甚至你的生物数据,未来也将属于标识你身份的那串数字……身份即为一切。从电话号码到 IPv4 和 IPv6;从 UID 到 UU...原创 2019-05-27 13:13:08 · 766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天然是大数据的,大数据天然是网络的
The network is naturally bigdataing, while bigdata is inherently networking.--yeasy@blog用英文表达似乎更加准确一些。计算机科学发展了半个世纪,而网络的出现极大推动了计算机相关技术的爆发式进步。计算机或网络领域所研究的典型问题,往往都是追求高性能、精确、准确,而大数据技术则往往提供一原创 2014-05-22 11:00:12 · 1243 阅读 · 0 评论 -
区块链下个十年关键问题探索
如果从比特币项目上线算起,区块链科技已经走过了其第一个十年的历程。就新兴事物而言,十年时间可能不算久远。回顾过往,通过技术的快速迭代、应用的加速落地,区块链确实交付了一份充实的答卷。Gartner 咨询公司在2017 年做出预测,到2025年,区块链业务的附加值将达到1760亿美元。整个2018 年全年区块链行业的投资额同期涨幅超过300%。过去十年,区块链科技被应用在供应链、公共事务、金...原创 2018-11-26 15:33:23 · 1054 阅读 · 0 评论 -
胡思乱想大杂烩
从计算复杂性的角度,多项式意味着等价,指数意味着差异。从数的角度,多项式是等价类,指数则带来等级的差异。所以,很大概率上 P!=NP 。但是,为何指数如此特别?是否可从信息论角度进行分析?另外,从微分角度,对多项式来说意味着降维;指数则保持了不变性,是否与此有关? 金融活动类似水,沿着势下降的方向流动。该过程中水量不变,但会影响到路径上的环境。如果没有路径控制,水流会造成坏的结果。如果有需求,而......原创 2018-06-18 09:48:51 · 690 阅读 · 1 评论 -
云计算容器服务该何去何从
容器技术最近很火,各家项目纷纷提出自己的支持方案,比如 OpenStack、CF、Mesos,以及一堆本身就基于容器的平台方案,更是跟容器技术脱不开关系。这也直接导致了暧昧已久的 IaaS 和 PaaS 开始正面的跨界冲突。在 IaaS 看来,做 PaaS 无非就是提供几个应用模板嘛,原来虚机不好做,现在用 Docker,瞬间给你把服务整起来。更别提还有最近出来搅局的 hyper,原创 2015-06-18 11:24:44 · 2362 阅读 · 2 评论 -
网络技术正当革命时
计算机网络自诞生之后,面向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局域网、广域网两大类。在各种环境中,通过层级结构将局域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网络的网络,即所谓的互联网。无论什么网络,唯一的事实标准就是 TCP/IP 协议栈以及围绕这个协议栈的各种管理和应用技术,即便后来推出的 IPv6、CCN、SDN 等网络技术,都没有完全超出这个范畴。所以,看起来基于 TCP/IP 的修修补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满足了各种场景下对于原创 2015-01-13 23:11:47 · 1396 阅读 · 0 评论 -
产品经理 vs PhD
产品经理带团队做产品的过程,跟博士生带课题写论文其实很像。产品调研市场状况和用户需求,写 PRD、BRD、MRD;科研课题要有分析应用前景和技术趋势,写立项申请。产品要有同类产品分析,写好研究报告;论文要做相关工作综述,写好背景知识。做产品前要定好 feature,根据资源定好范围;写论文前要设计创新点,根据篇幅安排内容。产品正式上线前要先做个预研 demo,最好能小规模用户试用下;课题成原创 2015-01-08 20:06:50 · 2333 阅读 · 0 评论 -
也谈并发和并行
并发(concurrency)和并行(parallelism)都是常见的概念,并且很多时候并不容易进行区分,甚至被用作表达同样的概念。网上最流行的解释,并发是一个人吃三个馒头;并行是三个人吃三个馒头。这样理解简单概况了主要区别,但其实并不是太完整。从对象的角度,并发是一种任务分配模式,指的是同一个处理器被调度处理不同的任务,这些任务往往都是同一性质的任务。例如浏览器打开多个页面原创 2014-10-09 15:01:21 · 1409 阅读 · 0 评论 -
2014——SDN控制平面的关键一年
作为SDN整个技术体系中最复杂,也是最为核心的部分,控制器近些年已经逐渐成为业界追逐的首要目标。从整个SDN的发展历程来看,跟Internet的发展历程惊人的相似,都是自底向上;都是从campus推广到业界;也都是利用事实标准发展起来。最开始的三年(07-10),大家所关注的热点还是在于数据平面以及如何与控制平面的交互,包括制定各种南向标准,包括支持SDN的软件交换机项目(包括ovs,li原创 2013-12-23 15:04:29 · 1857 阅读 · 0 评论 -
RFC中的奇葩(2) - The Twelve Networking Truths
http://tools.ietf.org/html/rfc192512个网络相关的事实,发表在1996年的愚人节。虽说是在愚人节,讲的东西却颇有道理。以幽默的方式阐述了设计网络这个前无古人的大工程中要注意的事实。1)必须要能工作。。2)不能增加光的速度。。3)足够的推力,猪也可以飞,但显然没必要这么做。一个是很难控制它的着陆,另一个是当它们飞在空中经过的时候,坐在原创 2013-11-14 10:15:36 · 1489 阅读 · 0 评论 -
RFC中的奇葩(1) - Discard Protocol
RFC见证了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一群技术人在一起,总会产生很多让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包括几个著名的愚人节发布的RFC。本系列将关注RFC中一些“卓尔不群”的经典提案。本文提到的RFC其实还真是一个挺有用的RFC,发表于1983年,全文就1页,在http://tools.ietf.org/html/rfc863。主要用处就是定义了Discard Protocol,即丢弃服务。原创 2013-11-14 10:14:19 · 2566 阅读 · 1 评论 -
SDN 产业面临的挑战
The challenges that SDN industry is meeting.SDN技术的发展正是如火如荼,ONF的成立,ONS的举办,各种论文的发布,各种软件的编写,都昭示着SDN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上的产业。从Openflow开始,跟随SDN的诞生、成长历程数年,欣喜于其发展速度之快,未雨绸缪,有几个挑战是SDN产业继续成熟所必须要面对和克服的。1、基础设施原创 2013-11-12 11:27:43 · 2369 阅读 · 0 评论 -
云时代的第二个十年 -- IT 行业的新变化
如果从概念的提出(2006 年由 IBM、Google 联合提出)算起,云计算即将步入第二个十年。在第一个十年里,云计算从被质疑到成为新一代 IT 标准,从单纯技术上的概念到影响到整个业务模式。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值得探索,但云计算在第一个十年里已经正式确立了它的地位,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实践。在云时代的下一个十年里,IT 行业又会发生哪些变化呢?ops原创 2015-10-19 11:14:13 · 1246 阅读 · 0 评论 -
OpenStack Summit 2015 Tokyo 有感
本次峰会是 10.27 ~ 10.30,四天在东京的品川站附近召开,6000 多人参会,几百个主会 speak 和各个项目的 design summit。因为要做一个有关容器和网络的 speak,所以,虽经波折,最终还是按时参加了峰会。业余玩社区确实挑战比较大。整体感受是,时间很紧,内容很多,身体压力很大。虽然只挑了最核心最热门的话题去听,也是从早到晚急匆匆地从一个会场赶到另一个(原创 2015-10-31 15:56:01 · 1130 阅读 · 0 评论 -
OpenStack 部署分布式应用的一个坑
之前基于 OpenStack 部署了一个云,运营下来一段时间下来还算正常,出现了各种问题也是意料之内,基本都很快搞定。搞云计算的人嘛,就得懂得多一些、深一些不是:)但有一天有个客户找上来反映了一个小问题,虽然最终解决掉,却引发了我的深思。问题客户的应用很简单,也是在我们的平台上申请了虚机,然后自己用 keepalived 为后面的某 db 业务提供 HA 保障。一切原创 2016-03-25 11:22:01 · 3312 阅读 · 2 评论 -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你需要知道的
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将于 2018 年 5 月 25 日起正式施行,该法案虽然旨在加强对欧盟境内相关居民和个体信息和隐私数据的保护,但从整个信息产业来看,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欧洲再次走到了世界的前列。从此,个人数据(在部分地区)的保护将有法可依。发展过程2012 年 1 月首次提出法案草案,先后经过 2014 年...原创 2018-04-29 09:24:49 · 12327 阅读 · 0 评论 -
账本科技演化录
本文已正式发表于《清华金融评论》2018年2月刊(http://www.21wq.com/aaa/Tsinghua/magazine/wxpay/contentPage.php?id=1708),内容略有调整。如果说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Fintech)是保障社会文明的重要支柱,那么账本科技(Ledger Technology,或记账科技)则是最核心的支柱基石。无论是...原创 2018-03-04 11:14:29 · 2424 阅读 · 0 评论 -
《区块链原理、设计与应用》荣获2018年度畅销图书奖!
《区块链原理、设计与应用》已经正式出版,详细介绍了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相关技术,以超级账本为例介绍企业分布式账本的设计原理、架构实现和应用技巧,欢迎大家阅读使用并反馈建议。获奖情况荣获2018年度机械工业出版社畅销图书奖,信息科技领域唯一原创获奖图书。编辑推荐本书由超级账本全球技术委员会委员、核心设计和开发者编撰,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廖理教授作序,Apache 基金会...原创 2017-10-18 21:12:01 · 4616 阅读 · 2 评论 -
超级账本黑客松归来
长达 48 小时的首届 超级账本亚洲黑客松 上周末(3.11,3.12)刚在上海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近四十支队伍齐聚黄浦江边,举行了一场创意碰撞与技术交流的盛宴。天公也格外作美,推迟了本该早来的降雨。经过连夜苦战,最终绝大多数队伍都顺利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得以向开源社区的专家、业界的大咖、投资界的导师们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实现,得到了诸多的建议和帮助,相信无论是否获奖的团队,都会觉得原创 2017-03-14 20:41:32 · 1812 阅读 · 0 评论 -
区块链的七年之痒
关于区块链的探讨和争论从未停息。或许从计算技术的演变历史中能得到一些启发意义。上图是笔者在某次交流会中提出的。以云计算为代表的现代计算技术,发展历史上有若干重要的时间点和事件:1969 - ARPANet(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Network):现代互联网的前身,被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原创 2016-06-25 12:20:18 · 1867 阅读 · 0 评论 -
区块链需要关注的应用场景
区块链最近几年炒得很热,国内已有大量与之相关的企业,有些企业已经结合已有业务摸索出了自己的应用场景,但仍有不少企业处于不断试探和反复迷惑状态。从技术角度讲,区块链涉及到的领域比较杂,包括分布式、存储、密码学、心理学、博弈论、网络协议等,要一下子完全理解确实不太容易。甚至有人简单将区块链技术归结到分布式数据库的范畴,误导了对其的深入理解。实际上,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还是要从原创 2016-06-02 11:17:50 · 4552 阅读 · 0 评论 -
Hyperledger -- Linux 基金会下的开源区块链
如果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货币区块链技术为 1.0,以以太坊为代表的合同区块链技术为 2.0,那么实现了完备的权限控制和安全保障的 Hyperledger 项目毫无疑问代表着 3.0 时代的到来。原创 2016-04-07 08:19:15 · 8532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