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一、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
1)电路交换用于电话同学系统,整个通信中始终占用所简历的一条专用物理链路。
2)同一个传输线路同时传输多个分组互不影响,分组交换不需要占用传输线路。分组交换使用存储转发过程。
3)总体时延=排队时延(排队等待时间,取决网络当前通信量)+处理时延(收到分组进行处理的时延,包括分析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进行差错检测或找到适当路由等)+传输时延(数据帧长度比传输速度)+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花费时间,接近光速);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 |
五层协议 |
TCP/IP四层协议 |
应用层(提供数据传输服务,ex.HTTP、DNS等协议,数据单位报文) |
应用层 |
应用层(应用层可能会直接使用 IP 层或者网络接口层) |
表示层(数据格式数据压缩、加密、描述,使得应用程序不必关心数据内部格式) | ||
会话层(建立及管理会话) | ||
运输层(为主机中进程提供通用数据传输服务,1)传输控制协议TCP,提供面向连接、可靠数据传输服务,单位报文段,完整性服务。2)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提供无连接、最大努力的数据传输服务,单位用户数据报,及时性服务。) |
运输层 |
运输层 |
网络层(为主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把传输层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报封装成分组) |
网络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为同一链路的主机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把网络层的分组封装成帧。) |
数据链路层 |
网络接口层 |
物理层(屏蔽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使得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差异) |
物理层 |
1)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
向下传递,添加下层协议需要的首部或者尾部,向上传输不断拆开首部和尾部;
路由器只有三层协议,位于网络核心,不需要为进程或者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不需要传输层和应用层。
- 物理层:(1)通信方式为单工通信(单向传输)、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传输)。(2)带通调制,模拟信号连续,数字信号离散。带通调制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 链路层:
- 封装为帧,将网络层传下来的分组添加首尾,标记帧的开始和结束;
- 透明传输,传输首尾加转义字符,接收端再加转移字符实现透明传输;
- 差错检测,使用循环冗余检验(CRC)检查比特差错;
- 信道分类:广播信道:一对多通信,一个节点发送数据被广播信道所有节点接收。有专门控制方法进行协调(信道复用技术和CSMA/CD协议)、点对点信道:一对一通信,使用PPP协议进行控制;
- 信道复用技术:1)频分复用,所有主机在相同时间占用不同频率带宽资源;2)时分复用,所有主机不同时间占用相同频率带宽资源。3)统计时分复用,不固定每个用户在时分复用帧中的位置,只要有数据就集中起来组成统计时分复用帧然后发送。4)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光载波。5)码分复用:为每个用户分配m +bit的码片,并且所有的码片正交。码分复用需要发送的数据量为原先的m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