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调用
1)iam()
第一个系统调用是 iam(),其原型为:
int iam(const char * name);
完成的功能是将字符串参数 name 的内容拷贝到内核中保存下来。要求 name 的长度不能超过 23 个字符。返回值是拷贝的字符数。如果 name 的字符个数超过了 23,则返回 “-1”,并置 errno 为 EINVAL。
2)whoami()
第二个系统调用是 whoami(),其原型为:
int whoami(char* name, unsigned int size);
[copy]
它将内核中由 iam() 保存的名字拷贝到 name 指向的用户地址空间中,同时确保不会对 name 越界访存(name 的大小由 size 说明)。返回值是拷贝的字符数。如果 size 小于需要的空间,则返回“-1”,并置 errno 为 EINVAL。
也是在 kernal/who.c 中实现。
在 kernal/who.c 中实现此系统调用。
实现:
-
修改linux0.11/include/unistd.h和/usr/include/unistd.h文件,添加两个函数的系统调用号
- 宏定义的展开,例如_syscall0(type,name)这个宏定义,其实也就是将c文件中的这个声明文本替换为另外一种形式
_syscall0(int,whoami)//这样一个宏定义展开就得到了 int whoami(void){ long _res; __asm__ volatile( int $0x80; :"=a"(_res) //输出 :"0"(_NR_whoami) //输入 ); if(_res>=0) return (int) _res; errno=-_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