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开发(1) – 开始你的第一个驱动hello world
Linux 设备驱动会以内核模块的形式出现,因此,学会编写Linux内核模块编程是学习Linux设备驱动的先决条件;
驱动模块简介
- 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非常庞大,其中包含的组件也非常多。一种方式是把所有的功能都编译进Linux内核中,但是生成的内核会很大,占用更大的内存空间。另一种方式把部分功能编译成为“模块”,在功能需要的时候被使用;
- Linux提供了这样的机制,被称为模块(Module)。模块具备这样的特点:
- 模块本上不被编译进入内核镜像中,从而控制内核的大小;
- 模块一旦被加载,跟内核的其他部分完全一样;
驱动模块程序结构
一个Linux内核模块主要由如下几部分组成
-
模块加载函数*
通过insmod或modprobe命令加载模块时,该函数会自动被内核执行,完成模块的相关操作以及初始化工作。 -
模块卸载函数*
当通过rmmod卸载模块时,该函数会自动被执行,完成卸载该模块的功能; -
模块许可证声明*
许可证(LICENSE)声明描述内核模块的许可权限,如果不声明LICENSE,模块被加载时,会报出内核被污染(kernel Tainted)警告 ; -
模块参数
-
模块导出符号
-
模块作者信息声明
HelloWorld
helloworld源代码
#include <linux/init.h>
#include <linux/module.h>
static int_init hello_init(void)
{
printk("Hello World\n");
return 0 ;
}
static void _init hello_exit(void)
{
printk("Hello World exit\n");
}
module_init(hello_init) ;
module_exit(hello_exit) ;
MODULE_LICENSE("GPL") ;
MODULE_AUTHOR("LQB") ;
这个最简单的helloWorld驱动模块包含了模块的加载函数,卸载函数,许可证声明,以及作者声明信息;
helloWorld 编译Makefile
obj-m +=helloWorld.o
KDIR :=/home/xxx/linux
PWD ?=$(shell pwd)
all:
make -C $(KDIR) M=$(PWM) modules
clean:
rm -rf *.ko *.o *.mod.c *.order *.mod.o
- obj-m :以模块的形式编译,格式 obj-m += modulename.o
- KDIR :模块对应的内核环境目录;
- PWM :当前模块文件的目录路径
在使用make进行编译时,首先执行的是make -C $(KDIR) M=$(PWM) modules
. - -C $(KDIR) : 进入指定的内核目录,即内核源代码目录,调用该目录下的顶层Makefile;
- M=$(PWM) : M不是makefile的选项,是内核根目录下的Makefile中使用的变量。其作用是让内核Makefile在构建modules目标之前返回到PWM目录并且在当前目录下生成obj-m指定的xxx.o模块;
该Makefile文件应该与源代码位于相同目录;
如果一个模块包含多个.c文件(file1.c,file2.c),则编写方式如下:
obj-m := modulename.o
modulename-objs :=file1.0 file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