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别让你的梦想成为梦与想,越努力越幸运。
数据结构
1.森林T=(T1,T2,…,Tm)转化为二叉树BT的过程为:若m=0,则BT为空;若m¹0,则 。(太原科技大学 2006年)
A.将中间子树Tmid(mid=(1+m)/2)的根作为BT的根;将(T1,T2,…,Tmid-1)转换为BT的左子树;将(T mid+1, …,Tm)转换为BT的右子树
B.将子树T1的根作为BT的根;将T1的子树森林转换成BT的左子树;将(T2,T3,…,Tm)转换成BT的右子树
C.将子树T1的根作为BT的根;将T1的左子树森林转换成BT的左子树;将T1的右子树森林转换为BT的右子树;其他依次类推
D.将森林T的根作为BT的根;将(T1,T2,…,Tm)转化为该根下的结点,得到一棵树,然后将这棵树再转化为二叉树BT
答案:B
解析:将森林中每棵树的根结点看成是兄弟结点的关系,再按照“左孩子右兄弟”的规则来进行转化。
1.树转换为二叉树
由于二叉树是有序的,为了避免混淆,对于无序树,我们约定树中的每个结点的孩子结点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编号。
将树转换成二叉树的步骤是:
(1)加线。就是在所有兄弟结点之间加一条连线;
(2)抹线。就是对树中的每个结点,只保留他与第一个孩子结点之间的连线,删除它与其它孩子结点之间的连线;
(3)旋转。就是以树的根结点为轴心,将整棵树顺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使之结构层次分明。
2. 森林转换为二叉树
森林是由若干棵树组成,可以将森林中的每棵树的根结点看作是兄弟,由于每棵树都可以转换为二叉树,所以森林也可以转换为二叉树。
将森林转换为二叉树的步骤是:
(1)先把每棵树转换为二叉树;
(2)第一棵二叉树不动,从第二棵二叉树开始,依次把后一棵二叉树的根结点作为前一棵二叉树的根结点的右孩子结点,用线连接起来。当所有的二叉树连接起来后得到的二叉树就是由森林转换得到的二叉树。
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linraise/article/details/11745559
操作系统
2.下列哪种机制不能用于分布式系统中不同节点间的信息交互?
A.远程过程调用
B. TCP/IP
C.共享内存
D.网络文件系统
答案:C
远程过程调用(RPC)
远程过程调用(RemoteProcedure Call)是将单机环境下的过程调用加以扩充后延伸到分布式系统环境。指用户可以向调用本地过程一样调用不同地域的不同计算机上的过程从而使得应用程序设计人员不必设计和开发有关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实现细节。
所谓共享内存就是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是最快的可用IPC(进程间通信)形式。
**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是当前主流异构平台共享文件系统之一。NFS是基于UDP/IP协议的应用,其实现主要是采用远程过程调用RPC机制,RPC提供了一组与机器、操作系统以及低层传送协议无关的存取远程文件的操作。
计算机网络
3.局域网的协议结构一般不包括 。(北京理工大学 2004年)
A.网络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介质访问控制层
答案:A
解析:局域网的协议结构包括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而介质访问控制层属于数据链路层。因此选A。
计算机组成原理
- 多总线结构优于单总线结构的原因是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6)
A. 减少了寄存器数目
B. 提高总线的吞吐率
C. 提高了互联能力
D. 减少内存需求
答案:B
解析:考察总线系统。
单总线结构将CPU、主存、I/O设备(通过I/O接口)都挂在一组总线上,IO设备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
优点:结构简单、成本低、拓展性强;
缺点:带宽低、负载重,多个部件只能争用唯一的总线,且不支持并发。
多总线结构采用多条总线,常见的双总线结构使用了主存总线用于CPU、主存、通道之间的数据传输;使用I/O总线用于多个外部设备与通道之间的数据传送。
优点:将低速的I/O设备从单总线上分离出来,实现存储器总线和I/O总线分离;缺点:增加通道等硬件设备。
注:以上所有题目来自王道在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