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内存区域划分

JVM内存区域是指JVM Runtime Data Area(运行时数据区),因此在了解JVM内存区域划分之前,有必要先了解Java程序是怎样运行的。下面首先简单介绍Java程序的运行过程。
要了解详细的运行过程,可以参考这个博客
java拾遗4----一个简单java程序的运行全过程

1.Java程序运行过程

Java程序是交由Java虚拟机执行的,下图是Java程序的运行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Java编译器编译
    Java源程序(.java)由Java编译器编译为字节码文件(.class);
    一个.java文件中包含的每个类和接口,都被相应编译为一个.class文件;
    JVM真正执行的是.class字节码文件,从而实现了Java的跨平台性。
  2. 类加载器加载
    类加载器通过classpath找到相应的.class文件,读取字节流中的数据,放到内存中的方法区;
    为静态变量和方法分配空间并初始化变量。
  3. 执行引擎执行字节码
    执行引擎找到程序入口函数main( ),执行其中的字节码指令;
    执行引擎通过Java字节码解释器和JIT(Just In Time)编译器把字节码转为机器码,然后在硬件环境上执行。

在整个程序运行过程中,JVM分配一段内存来存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到的数据和相关信息,这段内存即JVM Runtime Data Area (运行时数据区),也通常简称作JVM内存。

2. JVM 内存区域划分

JVM运行数据区划分如图:
其中堆和方法区为线程所共享;
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和程序计数器为线程私有。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程序计数器(the Program Counter Register)
    程序计数器是每个线程所私有的,用来指示CPU执行哪一条指令。Java的多线程执行是由多个线程轮流切换获得CPU执行时间的,一个CPU内核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条指令,为了保证每个线程在得到执行时间时能够获取上次执行的位置,需要每个线程自己的程序计数器来标记指令执行位置,因此程序计数器是每个线程私有的。
    在任何时候,每个Java虚拟机线程都在执行单个方法的代码,如果线程执行的是非native方法,则程序计数器保存的是当前虚拟机正在执行的指令的地址;如果线程执行的是native方法(非Java语言实现的方法),则程序计数器中的值是“Undefined”(未定义)。
    每个程序计数器内存足够宽,而且计数器中保存的数据大小恒定,所以不会发生内存溢出(OutOfMemory)现象。
  2. Java虚拟机栈(Java VM Stacks)
    每个Java虚拟机线程对应一个私有Java虚拟机栈,与线程生命周期相同,每个Java虚拟机栈由一个个栈帧组成,每个栈帧对应一个被调用的方法,其内存物理不连续。
    当线程调用一个方法时,就会随之创建一个栈帧,并将创建的栈帧压入栈顶,方法调用完毕后,将该栈帧弹出。
    每个栈帧中包括局部变量表(Local Variables)、操作数栈(Operand Stack)、指向当前方法所属的类的运行时常量池引用(Reference to runtime constant pool)、方法返回地址(Return Address)和一些其他栈帧信息。
    Java虚拟机栈有两种异常状况:
    (1) 如果线程请求的栈深度大于虚拟机所允许的最大深度时,抛出StackOverflowError异常;
    (2) 如果虚拟机栈可以动态扩展,当扩展时无法申请到足够内存时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异常。
  3. 本地方法栈(Native Method Stacks)
    本地方法栈与Java虚拟机栈的作用相类似,区别是Java虚拟机栈为执行Java方法服务,而本地方法栈为本地方法服务。HotSpot直接把Java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合二为一。
  4. 堆(Heap)
    堆内存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区域最大的一块,在启动Java虚拟机时被创建,用来存储程序运行时创建的对象和数组,由所有线程共享。
    堆是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根据计算需要进行扩展或收缩,其内存物理不连续。
    对象的堆存储空间由自动存储管理系统(垃圾回收器)回收,而不会被显式地释放。
    如果堆中的剩余内存不足以为对象分配空间,并且堆内存不能再扩展时,会抛出 OutOfMemoryError。
  5. 方法区(Method Area)
    方法区被Java虚拟机中的所有线程共享,用于存储每个被加载的类的结构,例如运行时常量池,数据域和方法域,以及方法和构造函数的代码。
    方法区在启动虚拟机时被创建,逻辑上是堆的一部分,但可以选择不用垃圾回收器管理。
    堆方法区是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根据计算需要进行扩展或收缩,其内存物理不连续。如果方法区域中的内存无法满足分配请求,则Java虚拟机会抛出OutOfMemoryError。
  6. 运行时常量池(Run-time Constant Pool)
    每个运行时常量池从方法区中分配,当类或接口被加载到方法区时,相应的运行时常量池也被构造。
    运行时常量池不仅可以存放编译时生成的各种字面变量、符号引用、直接引用,在运行期间也可将新的常量放入运行时常量池中,如运行时解析的方法和字段引用。
    在创建类或接口时,如果运行时常量池的构造需要的内存比Java虚拟机的方法区域中可用的内存多,则Java虚拟机会抛OutOfMemoryError。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扫描单分子定位显微镜(scanSMLM)技术及其在三维超分辨体积成像中的应用。scanSMLM通过电调透镜(ETL)实现快速轴向扫描,结合4f检测系统将不同焦平面的荧光信号聚焦到固定成像面,从而实现快速、大视场的三维超分辨成像。文章不仅涵盖了系统硬件的设计与实现,还提供了详细的软件代码实现,包括ETL控制、3D样本模拟、体积扫描、单分子定位、3D重建和分子聚类分析等功能。此外,文章还比较了循环扫描与常规扫描模式,展示了前者在光漂白效应上的优势,并通过荧光珠校准、肌动蛋白丝、线粒体网络和流感A病毒血凝素(HA)蛋白聚类的三维成像实验,验证了系统的性能和应用潜力。最后,文章深入探讨了HA蛋白聚类与病毒感染的关系,模拟了24小时内HA聚类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从分子到细胞尺度的多尺度分析能力。 适合人群:具备生物学、物理学或工程学背景,对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尤其是从事细胞生物学、病毒学或光学成像研究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和掌握scanSMLM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三维超分辨成像中的应用;②学习如何通过Python代码实现完整的scanSMLM系统,包括硬件控制、图像采集、3D重建和数据分析;③应用于单分子水平研究细胞内结构和动态过程,如病毒入侵机制、蛋白质聚类等。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的代码不仅实现了scanSMLM系统的完整工作流程,还涵盖了多种超分辨成像技术的模拟和比较,如STED、GSDIM等。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系统在硬件改动小、成像速度快等方面的优势,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指导。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Seggiani提出的渣层计算模型,针对Prenflo气流床气化炉中炉渣的积累和流动进行了模拟。模型不仅集成了三维代码以提供气化炉内部的温度和浓度分布,还探讨了操作条件变化对炉渣行为的影响。文章通过Python代码实现了模型的核心功能,包括炉渣粘度模型、流动速率计算、厚度更新、与三维模型的集成以及可视化展示。此外,还扩展了模型以考虑炉渣组成对特性的影响,并引入了Bingham流体模型,更精确地描述了含未溶解颗粒的熔渣流动。最后,通过实例展示了氧气-蒸汽流量增加2%时的动态响应,分析了温度、流动特性和渣层分布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煤气化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士、化工过程模拟工程师、以及对工业气化炉操作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评估不同操作条件下气化炉内炉渣的行为变化;②预测并优化气化炉的操作参数(如温度、氧煤比等),以防止炉渣堵塞;③为工业气化炉的设计和操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该模型的实现基于理论公式和经验数据,为确保模型准确性,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气化炉的数据进行参数校准。模型还考虑了多个物理场的耦合,包括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能够模拟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渣层演变。此外,提供了稳态求解器和动态模拟工具,可用于扰动测试和工业应用案例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