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yangcs2009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Unix unix network programming——第一章 简介
原创 2021-03-14 20:57:16 · 330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协议入门(二)
七、一个小结先对前面的内容,做一个小结。我们已经知道,网络通信就是交换数据包。电脑A向电脑B发送一个数据包,后者收到了,回复一个数据包,从而实现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数据包的结构,基本上是下面这样:发送这个包,需要知道两个地址: * 对方的MAC地址 * 对方的IP地址有了这两个地址,数据包才能准确送到接收者手中。但是,前面说过,MAC地址有局限性,如果两台电转载 2014-11-04 14:57:42 · 852 阅读 · 0 评论 -
互联网协议入门(一)
我们每天使用互联网,你是否想过,它是如何实现的?全世界几十亿台电脑,连接在一起,两两通信。上海的某一块网卡送出信号,洛杉矶的另一块网卡居然就收到了,两者实际上根本不知道对方的物理位置,你不觉得这是很神奇的事情吗?互联网的核心是一系列协议,总称为"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 Suite)。它们对电脑如何连接和组网,做出了详尽的规定。理解了这些协议,就理解了互联网的原转载 2014-11-04 14:36:26 · 948 阅读 · 0 评论 -
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 URL 至页面呈现,网络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In an extremely rough and simplified sketch, assuming the simplest possible HTTP request, no proxies and IPv4 (this would work similarly for IPv6-only client, but I have yet to see such workstation):转载 2014-10-10 14:58:27 · 77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知识储备总结
1、三种传输交换比较原创 2014-10-10 15:08:41 · 1448 阅读 · 0 评论 -
TCP/IP各层协议、工作设备、网络地址划分总结 《TCP-IP详解卷1:协议》读书笔记一 概述(内附思维导图)
私有IP地址的范围: 10.0.0.0—10.255.255.255 172.16.0.0-172.31.255.255 192.168.0.0-192.168.255.255原创 2014-08-24 19:05:05 · 3462 阅读 · 0 评论 -
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1、TCP是面向连接、面向字节流的可靠传输协议,每次传输都需要原创 2014-09-30 14:40:19 · 1013 阅读 · 0 评论 -
常见HTTP状态详解
转载https://support.google.com/webmasters/answer/40132转载 2014-09-28 21:37:37 · 1753 阅读 · 1 评论 -
传输层TCP和UDP的区别
面向报文(UDP)和面向字节流(TCP)的区别面向报文的传输方式是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因此,应用程序必须选择合适大小的报文。若报文太长,则IP层需要分片,降低效率。若太短,会是IP太小。UDP对应用层交下来的报文,既不合并,也不拆分,而是保留这些报文的边界。这也就是说,应用层交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就照样发送,即一次发送一个报文。面向字转载 2014-09-30 12:56:18 · 7366 阅读 · 0 评论 -
《TCP-IP详解卷1:协议》读书笔记四 ARP地址解析协议
原创 2014-08-26 14:10:46 · 850 阅读 · 0 评论 -
《TCP-IP详解卷1:协议》读书笔记三 IP网际协议
原创 2014-08-25 13:39:27 · 778 阅读 · 0 评论 -
linux常用命令:netstat、ping、ifconfig
名称:netstat功能说明:显示网络状态。语 法:netstat [-acCeFghilMnNoprstuvVwx][-A][--ip]补充说明:利用netstat指令可让你得知整个Linux系统的网络情况。参 数: -a或--all 显示所有连线中的Socket。 -A或-- 列出该网络类型连线中的相关地址。 -c或--continuous转载 2014-08-25 13:56:56 · 1076 阅读 · 0 评论 -
《TCP-IP详解卷1:协议》读书笔记二 链路层
原创 2014-08-25 10:36:10 · 858 阅读 · 0 评论 -
网络传输中,数据经历了哪些过程和转变
你需要了解TCP/IP協議協議族還有OSI七層模型。雖然OSI七層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划分标准很细,从你本地应用到物理传输都有相关的协议;本应是个超级不错的模型,但是因为TCP/IP模型是先发展的,过度到OSI模型又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所以OSI模型是参考模型,与现实使用有点出入。现在几乎全部都是TCP/IP协议族是被使用的标准,但跟OS转载 2014-08-05 14:19:03 · 1580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