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信息管理类的程序来说,一个系统就是一个信息库。在大量的信息中为了索引、区别,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数据库。然而建立一个简洁、高效、全面的数据库却并不简单。一个优秀的数据库无疑能够帮助程序员减少业务逻辑操作,减少出错的可能性;而一个糟糕的数据库设计会在需要添加功能的时候无从扩展,或是大量的冗余造成性能的瓶颈。
因此,建立一个优秀的数据库,设计好每一张表格变成了尤为重要的事情。然而,很多的问题考虑起来就非常的复杂和繁琐,且需要对系统的深彻把握和对程序代码的经验积累。但是吵吵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综合考虑,利弊权衡。”
如何开始你的数据库设计?
也许你是拿到任务就开始建立表了,user表、product表等等。一张一张的完成,倒是很有速度也很有成就感,但是这绝对是最差的做法。因为你面向的对象是一个系统,而对付这一个系统的时候,你就需要好好思考了。
对于数据库而言,最简单的理解方式:数据库就是一个系统,表就是它的对象,而字段即是它的属性。一个确保数据库事务正确执行的四个基本要素是:
(1) 原子性。基本表中的字段是不可再分解的。
(2) 原始性。基本表中的记录是原始数据(基础数据)的记录。
(3) 演绎性。由基本表与代码表中的数据,可以派生出所有的输出数据。
(4) 稳定性。基本表的结构是相对稳定的,表中的记录是要长期保存的。
基本的原则我们是需要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