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deJS
一、nodeJS介绍
二、原生nodeJS
1、模块:http,fs,path,
1)、http
http.createServer(); 创建服务器的
2)、fs
fs.readFile(); 读取文件的
3)、path
path.extname(); 获取扩展名
2、对象:req(请求对象),res(响应对象)
1)、req(请求对象)
req.url;
req.query
req.body
2)、res(响应对象)
res.writeHead();
res.write()
res.end();
3、搭建了一个web(静态)服务器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let app = http.createServer((req,res)=>{
//静态服务器的体现:你要啥,我给啥。
//req.url = "/index.html"
fs.readFile("./www"+req.url,"utf8",(err,data)=>{
//err
res.end(data);
});
});
app.listen(端口号,地址,回调函数);
2、搭建了一个web(包含动态)服务器
const http = require("http");
let app = http.createServer((req,res)=>{
//动态服务器:后端要处理逻辑(比如:判断,循环,连接数据库)
});
app.listen(端口号,地址,回调函数);
三、express框架
1、安装
//安装
npm i express --save
//查看安装是否成功
express -h
//window操作系统建议安装:
npm i express-generator --save
2、建立项目
创建项目目录
在项目目录下运行命令:npm init -y
3、写代码(创建服务器)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let app = express();
app.listen(端口号,地址,回调函数);
4、接收请求
app.get();
app.post();
5、请求对象和响应对象
//请求对象
req.query
req.body
req.method
//响应对象
res.send();
res.json
res.sendFile();
res.render();
res.redirect();
6、示例(基本的请求和响应的示例):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一、启动服务器
let app = express();
app.listen(端口号,地址,回调函数);
二、处理请求和响应
app.get("地址",(req,res,next)=>{
//后端的逻辑
//后端的逻辑
//1、接收请求(前端发来的数据)
req
//2、处理(连接数据库)
连接数据库,判断,循环………………
//3、响应
res
});
app.post("地址",(req,res,next)=>{
//后端的逻辑
//1、接收请求(前端发来的数据)
req
//2、处理(连接数据库)
连接数据库,判断,循环………………
//3、响应
res
});
四、express脚手架
1、创建项目
express -e 项目名称
2、安装依赖
转到项目目录:cd 项目目录
npm i
3、脚手架的目录和文件解析
./bin/www文件
启动服务器
./public文件夹
静态资源的文件夹
./routes文件夹
在app.js里,路由匹配成功后的逻辑。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匹配路由
./views文件夹
模板文件
./app.js
前端发了请求,要经过app.js。
app.js的代码从上到下执行
如果匹配到路径,那么就跳转到routes文件夹下对应的文件
4、写代码
1、静态资源,
放在public
2、动态资源
1)、在app.js里写上路径,对应routes下的文件
app.use("/loginCheck",loginRouter);
2)、在routes下新建文件,写代码
router.get('/', function(req, res, next) {
// 1、接收浏览器端传来的数据
// 2、连接数据库进行判断
// 3、响应
如果是后端渲染,那么找views下文件,进行渲染
res.render("模板名",数据);
//如果是前端渲染,那么,就把数据发给前端
res.send(数据);
res.json(数据);
}
});
五、名词
路由:根据不同的请求路径,执行不同的代码(函数里,也可以写在另外一个文件里)
中间件:处于中间环节的一段代码(函数,,也可以写在另外一个文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