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移植
文章平均质量分 79
yalizhi123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嵌入式Linux之我行——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一)
嵌入式Linux之我行,主要讲述和总结了本人在学习嵌入式linux中的每个步骤。一为总结经验,二希望能给想入门嵌入式Linux的朋友提供方便。如有错误之处,谢请指正。共享资源,欢迎转载:http://hbhuanggang.cublog.cn<br />一、移植环境主 机:VMWare--Fedora 9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u-boot:u-boot-2009.08.tar.bz2<br />二原创 2010-08-04 20:42:00 · 462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Linux之我行——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二)
嵌入式Linux之我行,主要讲述和总结了本人在学习嵌入式linux中的每个步骤。一为总结经验,二希望能给想入门嵌入式Linux的朋友提供方便。如有错误之处,谢请指正。共享资源,欢迎转载:http://hbhuanggang.cublog.cn<br />一、移植环境主 机:VMWare--Fedora 9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u-boot:u-boot-2009.08.tar.bz2<br />二原创 2010-08-04 20:47:00 · 239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Linux之我行——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三)
<br />嵌入式Linux之我行,主要讲述和总结了本人在学习嵌入式linux中的每个步骤。一为总结经验,二希望能给想入门嵌入式Linux的朋友提供方便。如有错误之处,谢请指正。共享资源,欢迎转载:http://hbhuanggang.cublog.cn<br />一、移植环境主 机:VMWare--Fedora 9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u-boot:u-boot-2009.08.tar.bz2<转载 2010-08-04 20:53:00 · 230 阅读 · 0 评论 -
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四)
<br />转载于:http://hbhuanggang.cublog.cn<br />一、移植环境主 机:VMWare--Fedora 9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u-boot:u-boot-2009.08.tar.bz2<br />二、移植步骤<br />上接 :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三)<br />在这一篇中,我们首先让开发板对CS8900或者DM9000X网卡的转载 2010-08-04 20:55:00 · 264 阅读 · 0 评论 -
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五)
<br />转载于:http://hbhuanggang.cublog.cn<br />一、移植环境主 机:VMWare--Fedora 9开发板:Mini2440--64MB Nand,Kernel:2.6.30.4编译器:arm-linux-gcc-4.3.2.tgzu-boot:u-boot-2009.08.tar.bz2<br />二、移植步骤<br />上接 :u-boot-2009.08在2440上的移植详解(四)9)实现u-boot对yaffs/yaffs2文件系统下载的支持。 注转载 2010-08-05 11:54:00 · 207 阅读 · 0 评论 -
较高版本的U-BOOT中添加命令
<br />在U-Boot中,添加属于自己的命令。不同的U-Boot版本,对命令的处理有不同机制。这里大概分为两种机制,一种,是U-Boot1.1.6 向前的版本。另一种是U-Boot1.1.6向后的版本,就是题目中的“较高版本”。(这里只是个人大致分法,我没有确切查实)。 <br /> 第一种,我也是根据网上的信息,自己稍为总结了一下。如下:<br /> U-Boot的每一个命令都是通过U_Boot_CMD宏定义的。这个宏在include/command.h头文件中定义,转载 2010-08-08 17:02:00 · 279 阅读 · 0 评论 -
u-boot之start.S小结
<br />1、关于加载地址和运行地址<br />加载地址就是代码在FLASH上存储的地址,也叫加载域,或者存储地址,或者LMA(load address),就bin文件的存储地址<br />运行地址就是代码在RAM上运行时地址,也叫运行时域,或者VMA(virtual address),若在NOR flash中运行,这个运行应该和加载地址是一样的.<br />运行地址在连接文件u-boot.lds中指定,这个文件其实同时指定了加载地址,那就是默认和运行地址一样,除非用AT命令显式指定加载地址<br />另转载 2010-08-16 18:53:00 · 284 阅读 · 0 评论 -
ARM9硬件接口学习专题
ARM9硬件接口学习专题http://blog.chinaunix.net/u2/60011/showart_471534.html/root/u-boot-1.1.4/board/smdk2410.c代码:#define FCLK_SPEED 1#if FCLK_SPEED==0 /* Fout = 203MHz, F转载 2011-06-23 14:08:00 · 284 阅读 · 0 评论 -
内存基础知识汇总指南
什么是内存 序论 今天,不管你的计算机有多少内存,内存总像是不太够用。不久前,个人计算机能够拥有超过1或2MB的内存还是闻所未闻的,而今天,大多数的系统需要64MB以执行基本的应用程式,且需要至少256MB或更多内存才能流畅地执行图像动画及多媒体应用等其他效能。 想要理解过去二十年内存科技的转变,可以参考1981年比尔.盖兹在提到计算机内存时所说的: “640K(大约转载 2011-11-24 13:49:44 · 174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