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01) 单例模式(创建类模式)(下,懒汉模式和双重检查锁)

本文通过个人经历介绍懒汉模式与双重检查锁在单例模式中的应用,重点讲解了懒汉模式的逐步完善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最终通过双重检查锁解决了线程安全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From Now On,Let us begin Design Patterns。

懒汉模式和双重检查锁

这篇文章我们接着上一篇文章,继续设计模式里面的单例模式:这一篇我们要写的是懒汉模式和双重检查加锁的实例,我用我个人的编程经验跟大家讲述这个很有趣的故事,而且您听完会觉得很简单。

说出我的故事:懒汉模式

刚刚工作的时候,我老大分配给我一个任务:写一个跟fastdfs(一个开源的轻量级分布式文件系统,它对文件进行管理,功能包括:文件存储、文件同步、文件访问(文件上传、文件下载)等,解决了大容量存储和负载均衡的问题。特别适合以文件为载体的在线服务,如相册网站、视频网站等等。)的底层系统,我们会用到公司的自己封装的一些jar包。

项目过程中,我需要一个分发请求的类,这个类用于分发所有的存储请求,同时我想实现的是,这个类只能一个,否则无法轮换分发了,所以我的单例是这么实现的:

不完整的懒汉模式:

我要一个单例,所以我就直接写了: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是不是很简单,当时我就是这么写的,哈哈。后来我一看,不对呀!!!!我的构造函数的访问权限是public的,要是我不小心new多了一个或者别人new了呢????所以,我规定只能用private作为构造函数,于是乎,就有了下面的版本:

这里写图片描述

终于大公告成了吧!!我很有成就感呀,当时我还没看过设计模式,仿佛这就是自己发明得的,老高兴了。
后来我测试项目(公司内部使用),我发现居然没有办法获得单例,这可把我急坏了,一看,妈的原来少了同步关键字:synchronized,于是乎:

完整的懒汉模式:

这里写图片描述

事情过了一个星期,我老大看我的代码,看到我使用这个单例模式的时候,先是对我肯定了一次,然后提了两点中肯的意见,第一:使用了这种模式的地方命名要规范,方便他人阅读;第二:这个同步方法影响的区域太大,如果多个对象想获取这个对象的时候会柱塞在这排队,建议缩小同步区域。

于是,才有了下文

不完整的双重检查锁:

老大要我将同步块的范围缩小,好说好说,那我就将同步块的大小缩小一下吧:于是,我站在单线程的角度出发,就有了下面的代码:

这里写图片描述

后来用的时候发现有时候行有时候不行,虽然代码的思路没错,但是这样的实现肯定是有问题的,于是乎我分析了一下,问题如下:
当 instance 为 null 时,两个线程可以并发地进入 if 语句内部。然后,一个线程进入 synchronized 块来初始化 singleton ,而另一个线程则被阻断。当第一个线程退出 synchronized 块时,等待着的线程进入并创建另一个 Singleton 对象。注意:当第二个线程进入 synchronized 块时,它并没有检查 instance 是否非 null。
为处理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对 singleton 进行第二次检查。这就是“双重检查锁定”名称的由来。

所以我的代码就变成了下面的模样:
这里写图片描述
双重检查锁定背后的理论是:在 //2 处的第二次检查使(如上上例子 中那样)创建两个不同的 Singleton 对象成为不可能。假设有下列事件序列:

1. 线程 1 进入 getInstance() 方法。

2. 由于 singleton为 null,线程 1 在 //1 处进入 synchronized 块。

3. 线程 1 被线程 2 预占。

4. 线程 2 进入 getInstance() 方法。

5. 由于 singleton仍旧为 null,线程 2 试图获取 //1 处的锁。然而,由于线程 1 持有该锁,线程 2 在 //1 处阻塞。

6. 线程 2 被线程 1 预占。

7. 线程 1 执行,由于在 //2 处实例仍旧为 null,线程 1 还创建一个 Singleton 对象并将其引用赋值给 singleton。

8. 线程 1 退出 synchronized 块并从 getInstance() 方法返回实例。

9. 线程 1 被线程 2 预占。

10. 线程 2 获取 //1 处的锁并检查 instance 是否为 null。

11. 由于 singleton是非 null 的,并没有创建第二个 Singleton 对象,由线程 1 创建的对象被返回。

这么一分析,我就很满意啦,这个就能实现单例了吧,当时我是深信不疑的,直到后来。。。。。。

完整的双重检查锁:

后来呀后来,我发现这个单例也是时候时坏的,够呛,我这次努力查资料,算是彻底弄明白了,资料是这么说的:
双重检查锁定背后的理论是完美的。不幸地是,现实完全不同。双重检查锁定的问题是:并不能保证它会在单处理器或多处理器计算机上顺利运行。
双重检查锁定失败的问题并不归咎于 JVM 中的实现 bug,而是归咎于 Java 平台内存模型。内存模型允许所谓的“无序写入”,这也是这些习语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

无序写入带来的问题:

为解释该问题,需要重新考察上例子中的 //3 行。此行代码创建了一个 Singleton 对象并初始化变量 singleton 来引用此对象。这行代码的问题是:在 Singleton 构造函数体执行之前,变量 instance 可能成为非 null 的。

什么?这一说法可能让您始料未及,但事实确实如此。在解释这个现象如何发生前,请先暂时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先来考察一下双重检查锁定是如何被破坏的。假设上例 中代码执行以下事件序列:

1.线程 1 进入 getInstance() 方法。

2.由于 singleton 为 null,线程 1 在 //1 处进入 synchronized 块。

3.线程 1 前进到 //3 处,但在构造函数执行之前,使实例成为非 null。

4.线程 1 被线程 2 预占。

5.线程 2 检查实例是否为 null。因为实例不为 null,线程 2 将 singleton引用返回给一个构造完整但部分初始化了的 Singleton对象。

6.线程 2 被线程 1 预占。

7.线程 1 通过运行 Singleton 对象的构造函数并将引用返回给它,来完成对该对象的初始化。

此事件序列发生在线程 2 返回一个尚未执行构造函数的对象的时候。
为展示此事件的发生情况,假设为代码行 instance =new Singleton(); 执行了下列伪代码: instance =new Singleton();

mem = allocate();             //Allocate memory for Singleton object.
instance = mem;               //Note that instance is now non-null, but
                              //has not been initialized.
ctorSingleton(instance);      //Invoke constructor for Singleton passing
                              //instance.

具体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http://blog.youkuaiyun.com/chenchaofuck1/article/details/51702129

为了解决这个无序写入的问题:我们可以用volatile保证写入顺序的一致性:

完整的双重检查锁代码如下:
这里写图片描述

到这里,总算完成了懒汉模式和双重检查锁的代码啦。其实综合来看:我们的选择顺序可以是:静态内部类 > 饿汉模式 > 双重检查锁 > 懒汉模式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