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统 CPU 选型与性能优化全解析
1. Intel 部分 CPU 型号特点
Intel 在 Pentium 之后推出了一系列升级版本的 CPU,包括 Pentium Pro、Pentium II、Pentium III 和 Celeron。这些 CPU 家族与 Pentium 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
- L2 缓存位置 :在 Pentium 设计中,L2 缓存位于主板上,而这些 CPU 将其置于 CPU 封装中(虽不是与 CPU 同一块微芯片晶圆的一部分),能提升系统性能,因为缓存运行速度更快。不过,早期 Celeron CPU 缺少 L2 缓存。
- 36 位寻址 :这些 CPU 可访问 2^36 字节(即 64GB)的内存,而 Pentium 系列的内存限制为 4GB。
- 速度提升 :虽然不像早期某些代际变化那样激进,但在相同时钟频率下,这些 CPU 通常比前代更快。例如,Pentium Pro 在运行 16 位代码时比 Pentium 慢,但运行 32 位代码时更快(Linux 除运行 DOSEMU 等模拟器外,仅使用 32 位代码)。
- 时钟速度提升 :这些 CPU 能以比前代更快的时钟速度运行,这是速度提升的主要来源。部分型号还能以更快的总线速度运行,即 CPU 与其他计算机组件通信的速度。
- 不同封装 :直到 Pentium Pro,Intel 的 x86 CPU 都采用插槽式设计,但插槽细节因 CPU 而异。而 Pentium II 引入了名为 S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