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春运又到了,关于春运的话题也多了。前两天听广播,一个嘉宾反复的强调火车票实名制不可行,作为一位也将投入春运大潮的IT人,越听越不爽,难道实名制真的这么麻烦?因此特地写了以下一个方案,希望网友们检查一下,还有哪些情况没考虑到?是不是对现有模式的冲击降到了最低?是不是能有效的防范各种造假情况?
反对实名制的一些理由:
1、凭身份证买票增加每人购票时间,排队更长;
2、进站检票需校验身份证和车票,增加时间。哪怕每个人增加几秒钟时间,对车站压力都很大;
3、刺激身份证造假,造成更多社会问题;
4、运力不足,实名制无法改变根本供需矛盾;
网上现有一些解决方案的问题
1、大都依赖第二代身份证来进行验票,但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办理二代身份证;
2、都是在进站或是出站时检验车票和身份信息,会对现有进站、出站方式造成较大冲击;
3、有些方案提出在列车上验票,这是个好主意!但对于中途上车的旅客验票、身份证真伪检验没有明确的方法;
我的方案
1、售票。在售票时根据姓名和身份证号校验身份信息,在车票上打印姓名,无需打印身份证号。银行实名制存款实施很久了,检验姓名和身份证号的技术应该很成熟了。在此阶段如同买机票一样,无需出示证件。同时还要打印诸如“不作为报销凭证”、“请登车后及时换票”等提示信息。也就是说,这一阶段出的票仅作为登车之用,报销和出站用另外的票据。
2、检票进站。旅客凭票检票进站,等车,与现有检票模式相同,无需改变;
3、获取随车数据。列车长在开车前、停止售票后将本次列车的车票数据(包括每张票对应的姓名、证件号码和照片)从售票系统下载到手持设备或者车载设备,以备验票。
4、换票和身份检查。开车后,如同平常的车上验票一样,列车长和乘警拿着包含本次列车车票数据的手持设备开始换票和身份检查。乘客出示车票和身份证,乘警用手持设备扫描车票上的条码,手持设备的液晶屏会显示在售票时登记的旅客姓名、身份证号和照片,这样,手持设备、身份证和本人三者一核对,是否有假就很清楚了。如果无误,随即打印出(也可提前集中打印)用于出站和报销的票,换掉乘客登车票。如果有问题,可对造假乘客进行相应的惩罚。
5、中途停靠。每到停靠站,列车长及时从该站下载上车旅客的车票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对刚上车的乘客进行验票和换票。
6、出站验票。出站时检查旅客更换过后的票据,检验出站。与现有出站检票模式相同,无需改变。如果有没更换的,带到补票窗口进行验票和换票,然后出站。如有问题,进行相应的处罚。
关键点
1、登车票和出站票分开,主要是考虑中途上车旅客的验票问题,如果不换票,乘客没有主动出示车票的动力,验票人员很难知道每站上来哪些人,也就无法验票。进站票和出站票可用不同颜色,以便于出站验票;
2、需要一个带扫描枪和彩色液晶屏的手持设备,用于验票,可存储当次列车的车票数据。
3、列车上能有设备打印出站票。或者由车站打印,在开车前送上车。
4、出站只接受持出站票的乘客出站。同时,在出站口也可验票换票。
涉及成本的变更和新增
1、更改售票的软件系统,可校验姓名和身份证号,可在票上打印姓名,可打印出站票。
2、每车配有3~5个用于验票的手持设备(可适当增加已作为备用)和1~2个打印设备。也可考虑在手持设备上集成打印设备。
3、考虑到验票换票增加的劳动强度,适当增加随车工作人员。
附带的好处
火车票实名制除了能有效遏制猖獗的黄牛党,增强社会公平外,还会有以下好处
1、对在网的通缉犯就无法通过火车出逃和流窜,压缩犯罪分子空间。
2、由于不用担心黄牛党,可延长提前购票时间,能尽在获得旅客乘车动向,更精确的安排列车车次,特别是临时客车。
其实,以上两点对于2012年后运力极大改善后任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需要重点细化和完善的地方
1、软件修改的规模和具体成本;
2、手持设备的具体功能,制造成本以及全面使用的数量;
3、流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
后话
火车票实名制对铁道部来说,就是一次改革。说到改革,我就想起“当年明月”描述的张居正。作为明朝最杰出的政治家(注意,没有“之一”两字),无论是他实施的改革还是他本人,都是非常成功的。而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考虑了既得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所以,我考虑这个方案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不让铁道部大出血,投入太大成本,又能让火车票实名制得以实施。
我相信通过网络汇聚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肯定能设计出可成功实施的实名制方案。希望各位同学对该方案多提意见,特别是我列的需要重点细化和完善的地方。我会根据意见不断完善,合适的时候提交给各有关部门,尽可能为争取火车票实名制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