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知识
文章平均质量分 66
xxx9001
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展开
-
堆内存与栈内存
一、程序在编译的时候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栈区( stack )—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栈内存分配运算内置于处理器的指令集中,效率很高,但是分配的内存容量有限.2 、堆区( heap )— 亦称动态内存分配.程序在运行的时候用malloc或new申请任意大小的内存,程序员自己负责在适当的时候用free或delete转载 2017-04-11 14:46:24 · 559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要内存对齐
转自:https://blog.youkuaiyun.com/l_tudou/article/details/51999765 当我们听到”内存对齐“这个概念时,从字面意思来看,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让内存按一定规则对齐。 当然 就会有人说 你这不是废话 ?? 现在我就来说一说为什么要内存对齐以及怎么个对齐法(如何对齐)? 首先来谈谈什么叫内存对齐!!我百度了一下如下解...转载 2018-04-24 22:59:35 · 3113 阅读 · 0 评论 -
记一次static 入门
刚开始用C操作MYSQL,完事具备,代码也核对了很多遍,就是报错,gcc 编译通过,但是执行时 提示 Can't create UNIX socket用Clion 写好了CMakeLists ,编译通过但是执行总是报错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139 (interrupted by signal 11: SIGSEGV)lib include 检查了很多次,没...原创 2018-05-22 01:59:27 · 286 阅读 · 0 评论 -
C语言-- 内存区域摘录
使用C语言编程,实际上使用的内存只有一种——虚拟内存。根据功能的不同在C语言中又将虚拟内存为分三类:栈区、堆区、静态数据区,无论单一变量还是数组,其内存分配都是如此。其中,栈区、静态数据区、堆区都会有编译器负责分配、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程序员可以在堆区使用malloc()来动态分配堆内存。1、栈区:一般每一个函数对应一个栈区,在编译原理中称为栈帧。比如下面的代码:123456int main(){/...转载 2018-05-23 01:36:38 · 195 阅读 · 0 评论 -
数组与指针的解析 -- 摘自优快云论坛回复
问题:比如,现在有一维数组定义如下:int arr[5]={1,2,3,4,5};我们都知道 数组名arr是代表数组首元素的地址即arr[0]的地址。 那在数组名前面加上取地址符&,即&arr,打印出的地址同样也是arr[0]的地址。 比如 printf("arr=%x\n&arr=%x\n&arr[0]=%x\n", arr, &ar...转载 2018-05-23 01:44:29 · 188 阅读 · 0 评论 -
一次php5.6的error_log函数跟踪
笔记有点乱,先记下,改天再整理。PHP:error_log(self::formatMessage(), self::$_fileLog, self::$_logFilePath . date('YmdH'));转换后:formatMessage():$this->_logParams['time'] = date("Y-m-d H:i:s");//Data_Util::getmicroti...原创 2018-06-10 03:43:34 · 820 阅读 · 0 评论 -
一次php fopen,fwrite,fclose和file_put_contents性能的测试
file_put_contents,不仅可以传入字符串,还可以传入对象、资源、数组等其他类型,函数内部会进行转换并且校验,还会检查文件写锁,而fwrite只接收字符串参数并且不进行判断,直接向传入的file_handle写入数据,但是他们最终都是通过php_stream系列的函数进行文件写入,调用的是系统的低层io,posix write,所谓文件缓存,只是让数据保存在内存中,每次截取8k大小写入...原创 2018-06-10 11:53:20 · 1636 阅读 · 0 评论 -
转-事件驱动模型和异步IO多路复用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sunhao96/p/7873842.html最近又接触IO多路复用的问题,这里将学习资料作为备份保留一下,感谢作者分享和总结。事件驱动模型协程:遇到IO操作就切换。但什么时候切回去呢?怎么确定IO操作完了?很多程序员可能会考虑使用“线程池”或“连接池”。“线程池”旨在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频率,其维持一定合理...转载 2019-06-16 17:01:30 · 16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