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供应中的污染物与预处理策略
1. 供应源中的污染物现状
在水资源供应领域,一个常见现象是一个社区将处理后的废水排放到溪流或湖泊中,而这些水体最终会被另一个社区用作水源。研究表明,在被研究的155个城市中,每30加仑(100升)供水中约有1加仑(3.785升)曾流经上游社区的废水系统。另有研究显示,在1246个市政供水样本中,90%含有废水。部分供水企业在低流量时,不得不使用流量小于上游废水排放总量的水源。在大型河流流域底部附近抽取的水源,往往含有数千个排放源的废水。据估计,约1500万人在低流量条件下使用的水源中至少含有10%的废水,400万人使用的水源则完全是废水。除了市政废水,许多水源还含有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和城市雨水带来的污染物。
这种使用含废水排放的水源的做法,导致了广泛但往往是无意和无计划的水资源再利用。许多城市别无选择,只能使用这类水源。仔细考虑水源中与排放相关的成分及其在受纳溪流中的去向,有助于选择能提高供水质量的取水位置。
2. 污染物关注类型
污染物关注主要分为四类:毒理学、微生物学、美学以及微量有机物可能的慢性影响。
- 毒理学方面 :包括农药、残留物、矿山排水、运输过程中的化学品意外泄漏、市政、工业和农业废水以及城市和农村径流等。全国许多地表水都受到运输过程中有毒物质意外泄漏的污染,一些地表水因城市和农业径流及其他面源污染而受到严重污染,其健康风险与使用经处理的市政废水的河水相差不大。增加排放点和取水点之间的距离,能为检测未在处理过程中去除的有毒物质提供更多时间。不过,溪流的自净作用对去除有毒物质的效果不如水或废水处理。先进的废水处理(AWT)工艺几乎可以去除废水中所有的溶解和悬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