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endMessage的思考

本文探讨了Windows SendMessage与Android Handler.sendMessage在消息传递机制上的差异。Windows.SendMessage在发送消息时会阻塞直到消息被处理,而Android的Handler.sendMessage仅将消息放入队列并立即返回,类似于Windows.PostMessage。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这两种方法在多线程环境下的复杂性和潜在问题。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Windows:LRESULT SendMessage( HWND hWnd, UINT Msg,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Android:boolean sendMessage (Message msg)

Windows中SendMessage是发消息给窗口,并且要等待窗口响应后才返回

android Handler.sendMessage则简单的多,只是把消息放到队列中就马上返回,相当于Windows.PostMessage

CoreLooper已实现类Windows.SendMessage和PostMessage,但感觉还有些问题

考虑极端情况,Windows.SendMessage是有缺陷的

    TEST_METHOD(TestWin32Window)
    {
        for (int i = 0; i < 10; i++)
        {
            auto ret = SendMessage((HWND)i, WM_NULL, 0, 0);

            DV("[%04d].ret=%d.error=%d",i, ret,GetLastError());
        }
    }

故意向无效窗口发WM_NULL消息,它全部返回0

GetLastError返回1400表示Invalid window handle. 

但实际使用时很少会在SendMessage之后调用 GetLastError来判断

这样调用者无法区分如下情况

1.窗口已成功处理此消息,并返回0

2.windows检测到HWND为无效,返回0

 

google在设计android handler api时比较聪明的回避了这一点,它的sendMessage只表示消息是否成功添加到队列,但缺点是没法同步得到消息的处理结果。

看起来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是在Windows.SendMessage上增加一个bool,但这样感觉有点繁琐,也不美观,有待继续研究。

另外类Windows.SendMessage在等待目标响应消息并回复时,内部仍然可以处理其他消息,在多线程场合下,这可能导致比较复杂的代码执行顺序,由于难于重现,调试会比较困难。Android的Handler由于回避了这一特性,所以简单很多。

 

 

 

 

 

 

 

 

 

 

 

 

`afx_msg LRESULT CModbusComm::OnRecvData(WPARAM _wParam, LPARAM _lParam)` 是 MFC 应用程序中用于处理消息的一个成员函数。通常这类函数会直接在 UI 线程中运行,并且 `SendMessage` 函数也是同步地发送一条消息给窗口过程并等待返回结果。 然而,在某些应用场景下,你可能会希望将耗时的操作移到后台线程去执行以免阻塞用户界面或其他关键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你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使用工作线程分离 1. **创建一个新的非UI线程**:可以考虑使用MFC提供的 `AfxBeginThread()` 来启动新的工作线程; 2. **在线程内模拟消息传递**:如果你确实需要保持原有的消息机制,则可以在新线程里通过其他手段如事件驱动、信号量等异步通知的方式触发实际的数据接收操作; 3. **确保线程安全**:当涉及到共享资源访问时(例如全局变量),应保证对这些资源的安全控制,避免竞态条件的发生; 4. **数据交换机制设计**:思考如何有效地从主线程向工作者线程传递 `_wParam`, `_lParam` 参数值以及最终的结果反馈路径; 5. **线程间的通信**:如果必要的话还可以引入诸如管道(Pipe)之类的更复杂的IPC(进程间通讯),不过对于大多数情况简单的队列结构就足够了。 下面是一个简化的例子说明如何开始这项工作的思路: ```cpp // 假设我们有这样一个静态成员函数作为线程入口点 UINT MyReceiveThread(LPVOID pParam) { // 这里的pParam 可以是你自定义的消息包裹 RECV_THREAD_PARAM* param = (RECV_THREAD_PARAM*)pParam; // 执行长耗时的任务... return 0; // 返回结束状态码 } void CModbusComm::StartReceiveInSeparateThread() { // 包装你需要传入的信息到结构体或者类实例里面 RECV_THREAD_PARAM params; params.wParam = ... ; params.lParam = ... ; AfxBeginThread(MyReceiveThread, &params); } ```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框架图示化表示法,实际情况还需要结合项目需求做详细的设计调整。比如你应该研究一下是否真的有必要把整个 OnRecvData 的逻辑都迁移到另一个线程中,也许只需要迁移其中一部分计算密集型的部分即可满足性能要求。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