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想走?
跟很多人也许不同,我这里并不是待遇问题,反而认为现在公司在互联网公司中的待遇算一股清流了:额外家属子女商业保险、总包17薪、出国团建、加班少、工作氛围愉快,没有所谓大公司政治斗争,这些对于我毕业第一份工作已经非常满意。之所以决定离开,主要源于个人成长已经缓慢,而内心想逃出舒适区,于是去看新的机会。
整个面试差不多持续1个半月,从刚开始懵懵懂懂准备不充分,到后来渐渐从容面对,从面试中能接触不同的人聊大数据领域技术,收获很大,下面分享出来,希望能帮助更多人,让面试和职业选择更顺利。
面试了哪些公司?
算下来有14家,主要分为未上市互联网企业(分为独角兽和二线),上市互联网企业(分为一线和非一线)、外企和国外startup企业。有人可能觉得面的好多,而且范围多样,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多跟不同公司背景的人聊应该会很有意思。
具体公司包括:
- 未上市互联网企业:小红书、商汤科技、快手、头条、美团、知乎、一点资讯
- 上市互联网企业:阿里妈妈、阿里云、腾讯社交广告
- 国内外企: freewheel、微软
- 国外企业:Sentiance、getyourguide
面试具体过程
流程方面这里主要描述面试过程和大致内容,每个面试都主要问简历上内容,此外面试部门小组不同,实际会有一定差异,个人经历仅供参考。
未上市互联网企业
-
小红书
技术面两轮,HR一轮。
技术面主要问项目,没有算法考察,HR聊工作意向,不得不说HR很nice。北京分公司刚开始拓展,主要力量在上海,北京这边刚开始搭建数据方面系统,从头开始构建一个闭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基本从0开始,发展空间大。个人认为小红书作为社区电商潜力很大,工作氛围也很棒,HR姐姐工作认真负责,很耐心回答各种问题。 -
商汤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