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17:12:34
java内容 java中
0 开头 8进制数
0x 开头 16进制数
^2 为 二次方 ^3为三次方
(23.5)8进制=(5*8^-1 + 3*8^0 + 2*8^1)
(123)16进制=(3*16^0 + 2*16^1 + 1*16^2)
(123)10进制=(3*10^0 + 2*10^1 + 1*10^2)
标识符:接口名 类名 变量名 方法名
命名规则:字母 数字 下划线 $ (数字不能开头)
类名 接口名:1遵循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2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
变量名 方法名 1遵循标识符的命名规则。
2单个单词小写,多个单词时,第一个单词小写,后面的每个单词第一个字母大写(classOneManName)
常量名:所有字母大写。
///////////////////////////////////////////////////////////////////////////
int r = 10;
System.out.println(“显示的是”+r);
//虽然System.out.println只能输出字符串类型的变量,但是这里的加号是连接符,起到连接作用,把r补充道字符串“显示的是”的后面。
///////////////////////////////////////////////////////////////////
弹出对话框
可以利用 showMessageDialog的输出信息对话框来输出信息。Java的javax.swing.JOptionPane 类中的showMessageDialog方法进行输出
import javax.swing.JOptionPane;
class MyDialog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2008 中国”;
s = s+”/n 北京奥运 欢迎您!”; //字符串连接形式
JOptionPane.showMessageDialog(null,s);
}
}
////////////////////////////////////////////////////////////////
数组:数组是一组同类型有序数据的集合,采用一个统一的标识符名称来表示。其中的每个数据称为数组元素,各元素通过下标来区分。
float boy[];
double girl[];
char[] ch;
二维数组
float a[][];
double b[][];
char[][] d;
数组元素的类型可以是Java的任何一种类型。加入已经定义了一个Student类,那么可以声明一个数组 Student boy[]; 将来数组boy的元素可以存放Student类型数据,即Stdent类创建的对象(实例)。
int a[][];
a = new int[3][5];
或
int a[][] = new int[3][5];
a.length 球的数组的长度
////////////////////////////////////////////////////////////
冒泡排序法
“冒泡”排序法就是每次都对数组中香磷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并把较小的元素交换到前面的位置。
public class A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j;
int arry[] = {1,0,4,8,12,65,-76,100,-45,123};
int l = arry.length;
for(i = 0;i<l-1;i++)
for(j = 0;j<(l-1)-i;j++)
if(arry[j]>arry[j+1])
{
//交换arry[j]与arry[j+1]
int t = arry[i];
arry[j] = arry[j+1];
arry[j+1] = t;
}
for(i = 0;i<l;i++)
System.out.println(arry[i]+" ");
}
}
排序问题有更简单的方法。即由Arrays类调用静态方法sort()就可以将已知的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java.util
////////////////////////////////////////////////////////////////////
对象应用
用类创建一个对象时,类中的成员变量被分配内存空间,这些空间称作该对象的实体,而对象中存放着 引用,以确保实体由该对象操作使用,如果两个对象具有相同的引用,那么他们就是完全相同的实体。
在为各成员变量分配内存后,会返回一个引用给 ClassOne,也就是返回一个地址号(比如0x23AB6)给ClassOne,以确保这些变量是属于ClassOne的,即这些内存单元将由ClassOne“操作管理”。
对象是引用型变量,32位的地址空间。对所有的实际的内存地址不可操作,这样确保了安全性。
对象的内存模型通过成员变量形式模拟出了一间编号为“201”的多媒体教室,可以容纳50名学生,配备了黑板及完善的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教学系统。
类实例化可生成一个对象,对象的生命周期包括、生成、使用和消除三个阶段。
消息传递
在对象的使用阶段,对象通过消息传递来进行交互。消息传递即激活指定的某个对象的方法,以改变其状态或让它产生一定的行为。
对象不仅可以操作自己的状态变量的改变状态,而且还拥有了使用创建它的那个类中的方法的能力。
p1=p2;
赋值语句p1=p2;把p2的引用(p2在内存中的名字)赋给了p1,因此p1和p2本质上是一样的了。
Java的“垃圾收集”机制,当不存在对一个对象的引用时,该对象成为一个无用对象。Java的垃圾收集器自动扫描对象的动态内存区,把没有引用的对象作为垃圾收集起来并释放。
当系统内存用尽或者调用System.gc()要求垃圾回收时,垃圾回收线程与系统同步运行。在上述程序中,当p2的引用赋给p1后,最初分配给对象p1的变量实体所占用的内存就会被释放。
传递对象参数:对象参数与基本类型参数不同,传递的不是对象的内容,而是对象的引用地址。
针对对象的赋值,实际上是针对对象赋值一个引用地址,改变引用地址的内容,即改变对象的内容会导致原对象的改变,因为赋值后两对象指向同一个引用地址。
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编程,实际上就是将显示世界中的问题求解方法映射到程序设计方法中,其手段是抽象。构造类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