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客户本身的主体信息是基础,其与银行发生业务关联的核心关联就是“账户”,它是资金的载体,也是银行管理的核心,是一切金融服务的基石。
相关监管机构(人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对于“账户”也发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
人民币账户归属人行管理,而外币账户归属外管局管理,同时还有很多的NRA\FT等账户。
账户体系实在是繁杂,但是在做对公类型的金融业务的时候,不管是收付结算还是信贷融资,账户都是基石。
例如,我们做票据业务,开立银承的时候一般需要有保证金账户,并且在里面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这部分保证金一般不计息,或者按照活期或定期计息。
但是,什么是结算账户,它与保证金账户有什么区别?
还有大家经常说的定期账户、活期账户,难道也是一种账户类型?
各种概念乱飞。
从网上进行查阅能发现很多的文章介绍,但是大多聚焦银行核心系统的账户设计,并没有把一些关键概念明确下来。
本文聚焦在对公账户体系下的人民币类账户,进行一个梳理
在阅读本文以前需要厘清几个概念,请先阅读《定期、活期、存款、储蓄几个金融概念》。
01
人民币单位账户
在商业银行领域说“对公”,是为了区别“个人”。
而从账户领域视角来看,根据监管部门的称呼,更常用的是“单位”的概念。
那么到底什么是“单位”?
其具体细节内容,已经在《金融科技基础-你是那个“单位”的?银行对公客户的基本分类、公章、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证代码介绍》这篇文章中阐述。
根据现在的监管办法,尤其是《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我们先对几个关键概念进行明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