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说明
我之前的仅有的一两篇博客提到过翻译问题, 我最近又在知乎上提交可一个问题, 居然有人回复了, 而且回复的质量还很高, 由此我知道了一个新词--新漢化运动, 这个运动的目标比较宏大, 我略懂它的意思, 但是以自己目前的精力和主要目标看, 无法为其贡献多少, 只能先记着这个事情, 做些力所能及的助益工作.
此文会随时修改, 随时增加内容
这篇文章先探讨一些涉及到的词语的意思, 权作记录.
也想对其进行宣传, 就在这些地方做些引用
待探讨的词语
人工智能之人工
作者提到以仝代替人工智能
提下为何AI新漢化字用「仝」。最简单的当然是字形相似容易联系,类似「群/羣」等价,仝如竖写AI,更具中国特征。另外还与仝字本身的音和义相关。
仝: 音 同 tongd(有效音调odvq象形表示普通话1234声),《广韵》徒红切,《正字通》上即道书的「同」字。故仝其实是「同」的古字,本身就有「同」义。又姓。又人名。卢仝,唐人。关仝,宋人。从人从工,与㒰异。㒰音全,从入。
形声。字从人从工,工亦声。 今人已用于新字部件如「砼」,所以也有今人引申仝的“工”表“土木工程”、“工地”、“工作”。“人”与“工”合起来表“一同在工地上做工的人”。在工程中,也是“不含钢筋的混凝土”的简称。故今已有用义:工友,同事。同仁。
新漢化中「仝」还引申浑言表示一切人工产物,包括AI 为其语境中的析言特指,即人工智能相关科技文章中「仝」义就是AI。
结合上述今义可更好理解作为人工智能AI的新漢化名「仝」的意义,可以看作一种对通常AI的进一步阐释,即「仝」字形上近「人」下为「工」,表示先得与人类对齐,再发挥其工具之用,以中国文化看,其定位应是人类的工友,同仁,与人类同心协力,奔赴星辰大海,解决共同的生命延续难题(当然这是基本理念,还需具体技术来实现)。
可能输入 AI 時,仅仅是一种代号缩写,还可能让某些人有成见或恐惧,但希望用「仝」来表达時,能感受到更多人类的理想和中国文化的理念:「大仝/同世界」。玩火可能自焚,但正是有火才有更大发展,發展新工具是大势所趋,只要能合理运用控制。故未来当以中国文化驾驭「仝技」,扬机械之利,去机心之弊,才能让「大仝世界」真正成为理想的「大同世界」,提升人类的整体利益与幸福感。
此例也是漢字音形义统一互补的特性展现,古人对漢字尤其尊重,不仅仅是口语记录符号那么简单。这种命名也是中国文化与时俱进的一类应用,看似微不足道,但移风易俗,文化天下正是在这种日用不知处。望更多人了解分享,使用反馈,一起发展。
这个想法我认为很有创意, 并且可以让汉语极度的压缩(我在知乎上的提问,就是想找到一条路,让中文书写或者翻译英文时可以精简并且表达精确).
但是我突然对人工这个词恍惚了, 人工是什么意思?
我们还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来源辨析
1.人工智能源自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人工对应artificial, 而artificial的意思是人工的,人造的
3.人工这个词中的工,我还是恍惚, 但是恍惚中, 如果让人造=人工, 其实就不恍惚了
4.但是人工=人造,我还是决的别扭, 我碰到的人工一般要说的是人日(人天, 或者叫工时), 就是干一个事情要让人做多长时间, 这里其实也包含有人劳动(或者操作)的意思, 也算能说通
5.看来还应该理解下"工"的意思:
工,汉语一级字 [1],读作gōng,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工,象人有规矩也。”本义应该是矩,即曲尺,但这一意义早已失落,后代用的都是引申义较早较直接的引申义是工匠;由工匠义还引申为擅长精巧和技巧;由本义直接引申出另一个较早的意义是工程义;由工程义引申出功业、功绩义,后来写作功;“工”较早还有官吏、职事义,是由工匠义或工程义引申出的。 [2]
也就是说工字原意指矩(也就是曲尺,而曲尺你知道啥意思吗?即角尺, 仍然不直观! 角尺就是直角尺,直角尺大约会简称直尺), 先引申为工匠, 后引申为擅长精巧, 也引申为工程.
在人工智能这个翻译中, 工的含义应该是工作,生成劳动,仍然是人做出来的智能的意思.
那来个小结吧, 翻译为人工智能, 这个翻译应该是更带些古雅的气质, 但是因为工这个词语在汉语中太源远流长了, 引申之意过多, 让人一时想不起合适的意思, 所以现在我认为这个词翻译为人造或者叫人为智能更好.
注意我这里说的事情, 似乎隐隐说到了一种理解文字的方式, 也就是一个词语的意思, 是通过构成它的文字可以"望"见,或者"闻"出来的, 更详细说就是由汉语词语构成的字想到这个词语的含义, 无疑这种方式更省力一些----正所谓望文生义.
相对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无法从词语的构成理解其含义. 例如要解释AI, 就要将"人工智能"直接映射为:人类创造的一种智能装置,不需人为干预即可以展现类似人类智慧的一种东西, 这类似于英文中的专业词汇, 无法望文生义.
新汉化运动的一个想法就是想让中文更多用第一种方法构词, 提升语言文字的效率, 这是很有益处的,但是语言文字太复杂, 此种事业, 要进行非常严谨的论述, 这或许可以成为博士论文的题材,或者大学教授的研究领域了, 或许还可以进行一些计算, 算出经过此运动后, 中文的效率可以提升多少, 学生学习的耗费可以节约多少....
曲尺之曲
曲尺,也称角尺,俗称拐尺,是钳工、木工的常用工具。曲尺多为一边长一边短的直角尺,但也有较为特殊的圆弧曲尺。
曲尺可以画线、卡刨光木料的方正和量方等。
如果没有这个机缘,我是不会对曲尺到底是什么好奇的, 曲尺嘛,弯曲的尺子, 那不就是卷尺嘛.
知乎上,有人还专门发表了一篇"曲尺颂"--实际应该是"卷尺颂"
感悟|曲尺的智慧:游离于变与不变之间 - 知乎 (zhihu.com)
我们去查曲尺的意思,就如上面引用所写, 曲尺就是矩(规矩中的矩),也就是直角尺.
这里再说一下, 直尺 可不等于 直角尺!
说实话, 曲尺的这个含义是这个意思, 我感觉我被暴击了, 我被偷袭了, 我感觉我站在流沙上面, 我脚下的土地在变成一潭污泥...
按说弯曲弯曲------弯和曲是一个意思, 现在看来完全不是(完和全的意思是不是也要查查?), 我再查查曲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曲”字是一个比较古老的字,出现比较早。早期的金文写作图1,文字模拟的是一种弯曲的器具,字体框内的纵横纹饰,有繁有简,应当就是“曲”字的象形古文。金文亦或写作图2,与早期的写法相比,字体的外廓相同而省去了框内的纵横纹饰。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曲”字的写法逐渐发生了变化。战国文字写作图6-10等形状,《说文》古文写作图5,小篆写作图11,诸多写法,虽然还存有“曲”意,但文字构形已与最初的象形古文相去甚远。其中,《说文》古文形殆由金文图2之类形式演变而来;战国文字图6-8则是进一步简化的结果。到了汉代,汉简帛文字作图12,汉碑写作图13,已与当代楷书“曲”字几乎一致,则全然看不出“曲”意了。 [3] [18]
关于“曲”所模拟的器具,一种解释是曲尺,金文上面的线条表示刻度。曲尺是弯折的,所以“曲”表示弯曲。 [3] [19]
另一种解释是养蚕的器具。《说文》这样解释:“曲,象器曲受物之形。或说,曲,蚕薄也。”这里的“薄”是指蚕帘,是养蚕的用具,像席子或筛子,用苇、竹编成,这一意义后来写作“箔”。许慎的解释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模拟器曲受物之形,但未释出具体为何器物;二是蚕薄,即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其实,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蚕箔本身就是曲器之一。
曲字最初的含义应该是矩, 然后引起其不直的特性, 演变为弯曲的含义.
因为曲这个字的多义, 望文生义就可能出错.
当初语文老师似乎没教这些啊!? 咱只能说师傅带进门, 修行在个人;
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一个人的命运或许由命运或基于决定, 一个良师益友对一个人会起莫大作用, 但是一个人能走多远,最主要还是靠自己的信念.
所以, 咱更进一步说, 最好最好, 咱可以喊出------我命油我不油天(我命由我不由天)!
参考资料
我的知乎问题
新漢化运动
知乎用户半枝莲的文章
马云说AI不应翻译成人工智能而应为机器智能
马云:AI不应翻译成“人工智能”;马化腾:腾讯未来重心是开源-腾讯云开发者社区-腾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