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i】= x
替换列表中第i个元素为x
ls【i:j:k】= lt
用列表lt替换ls切片后所对应元素子列表
ls = [1,2,3,4,5] #列表ls
lt = [6,7,8] #列表lt
ls[1:5:1] =lt #把ls列表中的2-5替换为lt这个列表
print(ls)
del ls【i】
删除ls列表中第i个元素
del ls【i:j:k】
同上替换一样,改为删除
从i-j,k步长
ls +=lt
更新列表ls,将lt元素增加到列表ls中
ls *= n
更新列表ls,其元素重复n次
ls。append(x)
在列表最后增加一个元素x
ls。clear()
删除列表ls中所有元素
ls。copy()
生成一个新的列表,赋值其中所有元素
ls。insert(i,x)
在列表ls的第i位增加元素x
ls。pop(i)
将列表ls中第i位元素取出并删除
ls。remove(x)
将列表中出现的第一个元素x删除
ls。reverse()
将列表ls中的元素反转
序列类型的应用场景
元组一般用于元素不可改变的情况,更多用于固定搭配场景
列表更加灵活,它是最常用的序列类型
最主要的作用:表示一组有序数据,进而操作他们
元素遍历
for item in ls:
pass
如果不希望数据被程序所修改,可转换为元组类型
lt = tuple(ls)
基本统计值
len()总个数
for in 求和
平均值,, 求和/总个数
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和的平均数
中位数,排序,然后奇数找中间1个,偶数找中间两个取平均
def getNum(): #获取用户不定长度的输入
nums = [] #创建一个空的列表nums
iNumStr = input(‘请输入数字(回车结束输入):’)
while iNumStr != ‘’:
#获取多个用户的输入,当用户输入为空时停止。
nums.append(eval(iNumStr)) #每次都加到列表nums最后一位
iNumStr = input(‘请输入数字(回车结束输入):’)
#获取用户输入的值,并提示用户
return nums #返回列表nums
def mean(numbers): #计算平均值,创建一个numbers的值
s = 0.0 #赋值s为一个float 0.0的起始数
for num in numbers: #创建一个num遍历循环读取numbers
s = s + num #起始数开始对每个遍历的数值给自己加上
return s / len(numbers)
#计算最后s的值除以用户输入总次数
def dev(numbers,mean): #计算方差,创建两个值
sdev = 0.0 #赋值起始值sdev为0.0
for num in numbers: #遍历循环
sdev = sdev + (num - mean) ** 2
#sdev为每次自己加上遍历num-mean值的平方
return pow(sdev / (len(numbers)-1),0.5)
#返回sdev/用户输入次数-1的开方
def median(numbers): #计算中位数
sorted(numbers) #对列表进行排序
size = len(numbers) #赋值size为用户输入的次数
if size % 2 == 0: #如果次数为偶数
med = (numbers[size//2-1] + numbers[size//2])/2
#med = (numbers列表中次数整除2-1的值+其整除2的值)再除2
else: #次数为奇数
med = numbers[size//2]
#中位数 = 列表中次数整除2,位的值
return med #返回中位数
n = getNum() #n = 用户输入的值
m = mean(n) #m = 用户输入值的平均值
print(‘平均值:{},方差:{:.2},中位数:{}.’.format(m,dev(n,m),median(n)))
#输出平均值m,方差dev,n,m,中位数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