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记忆不如烂笔头,排序算法记过很多次了,好久不用就忘了,可能主要还是没有真正理解的过吧,再次总结一次,权当加深记忆,哎,还是比较相信记忆啊。
冒泡排序的原理: 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它们顺序错误就交换位置,直至没有相邻的元素需要交换为止。
优点:冒泡排序只交换顺序错误的元素,如果两个相等的元素相邻及相邻后是不会交换的,所以它是一个稳定的排序算法。
举例:
正序排序:8,7,6,5,4,3,2,1,10,9
第一次排序:
第一次交换: 7, 8,6,5,4,3,2,1,10,9
第二次交换: 7,6,8,5,4,3,2,1,10,9
第三次交换: 7,6,5,8,4,3,2,1,10,9
第四次交换:7,6,5,4,8,3,2,1,10,9
第五次交换: 7,6,5,4,3,8,2, 1,10,9
第六次交换: 7,6,5,4,3,2,8,1,10,9
第七次交换: 7,6,5,4,3,2,1,8,10,9
第八次交换:7,6,5,4,3,2,1,8,9,10
第一次排序结果为: 7,6,5,4,3,2,1,8,9,10
以此类推:
第二次排序结果为: 6,5,4,3,2,1,7、8,9,10
第三次排序结果为: 5,4,3,2,1,6、7、8,9,10
第四次排序结果为: 4,3,2,1,5、6、7、8,9,10
第五次排序结果为: 3,2,1,4、5、6、7、8,9,10
第六次排序结果为: 2,1,3、4、5、6、7、8,9,10
第七次排序结果为: 1、2,3、4、5、6、7、8,9,10 --------》已正序,但是为了兼顾最坏的情况,需要排序完length-1次,所以还得进行到第九次排序,自己可以以(10,9,8,7,6,5,4,3,2,1)为例进行排序,所以在此可以对冒泡排序进行优化。
下面是常规的冒泡排序:
public void bubbleSort(int[] sort) {
for (int i=0;i<sort.length-1;i++){
for (int j=0;j<sort.length-i-1;j++) {
if(sort[j] > sort[j+1]) {
int temp = sort[j];
sort[j] = sort[j+1];
sort[j+1] = temp;
}
}
}
}
优化后的冒泡排序:
public void bubbleSort1(int[] sort) {
boolean flag;
int temp;
for (int i=0;i<sort.length-1;i++){
flag = false;
for (int j=0;j<sort.length-i-1;j++) {
if(sort[j] > sort[j+1]) {
temp = sort[j];
sort[j] = sort[j+1];
sort[j+1] = temp;
flag = true;
}
}
if (!flag) {
break;
}
}
}
经测试: 如果最坏的情况下两者的速度不相上下,但如果最好的情况下,优化后的速度不止一点点。所以说你会选哪一个呢。
记得亲手测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