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地图的语义博客系统:semblog - tm 深度解析
1. 引言
语义博客(Semblogging,简称 SB)这一新兴领域,巧妙地将博客与语义网相结合,旨在为博客文章增添更为明确且机器可理解的元数据,这些元数据涵盖了文章的结构与内容两个方面。语义信息通过语义标签(semtags)以及它们之间的语义关联来传递。
博客,尤其是分布式/去中心化知识管理(DKM)中的知识博客,对个人和协作知识工作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知识工作者能够借助博客轻松记录并发布关于特定主题的简短笔记。博客和维基是社交软件的典型代表,在社交软件的范式中,人类群体内部会产生各种效应,群体成为系统中的主要对象。诸如博客列表、引用通告、反向链接和标签等机制,能够促使围绕特定主题形成高度互联且互动的社区。
为了提升博客文章的可查找性和聚合性,知识工作者会为博客文章关联简短的文本字符串(标签)。这些标签既可以是复用的,也可以是新创建的。博主可以使用任何自己想要的字符串作为检索线索。一般来说,标签描述了文章主题的某个方面,但也可以是用户想要赋予的任何实用方面。协作式标签是一种以用户为导向、社交性或民主性的索引方式,它会形成大众分类法(可以可视化成标签云),进而实现大众分类标签,作为博客文章的一种主题注释方式。
1.1 相关性与动机:为何需要更明确结构和语义的博客
传统的带标签博客在结构和语义方面不够明确。博客及其包含的文章缺乏关于所讨论主题的足够语义信息,也不清楚当前讨论的主题与之前博客讨论线程的关系。这一缺陷使得聚合来自不同博客关于同一主题的文章变得困难,因为计算机只能猜测隐含的信息。因此,改进后的博客系统应同时支持结构和内容相关的元数据。
结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