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知识复习 6

第五章
外汇管理

1、简述常用的两种汇率决定理论。

答:(1)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在各自国家的购买力之比决定的。(2)利率平价理论更强调资本流动的趋利性,将汇率看作是一种像股票一样的资产价格,认为本外币利差是影响短期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3)两种理论都有其侧重点和优缺点。
2、为什么要进行外汇管理?

答:外汇管理是当今世界各国中央银行调节外汇和国际收支的一种常用的强制性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谋求国际收支平衡,维持货币汇率稳定,保障本国经济正常发展,加强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简要说明我国对国际商业贷款进行管理的两种方式。

答:(1)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实行中长期外债余额管理。由国家计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年度核定中长期外债余额,报国务院申批。各国有银行在不突破余额和保证按期偿还债务的前提下周转使用,多还多借。对其他经批准经营境外借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经国务院授权部门批准的非金融企业法对外借用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获得国家计委的外债指标,与债权人谈妥借款意向,报国家批准后,正式对外签订货款协议。(2)短期国际商业贷款由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其总规模,在此规模以内,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按年度分别给符合条件且有需求的金融机构、 企业下达短期商业贷款余额控制目标。在此指标之内筹借短期商业贷款,不再需要逐笔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审批。
4、简要描述经常项目外汇管理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答:(1)对交易的真实性进行审核。企业和个人到银行购汇时,必须提交能证明真实需要的凭证,经银行审核后,才能售汇或从企业的外汇账户中对外支付。(2)实行进出口核销制度及联网核查系统。前者是指货物出口后,由外汇管理部门对相应的收汇进行核销。后者指进口货物付汇后,对相应的到货进行核销。(3)对非贸易外汇的管理。非居民在我国境内的收入合法纳税后凭税单汇出。
5、目前世界上对汇率的管理有哪些方法?

答:(1)固定汇率,指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指货币当局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干预市场,使汇率在一定幅度内浮动,或维持在对本国有利的水平上;(3)自由浮动汇率,指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很少干预,汇率又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自发决定。但在现实世界上,所谓完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是不存在的。
6、实行资本项目下可兑换一般应具备哪些前提条件?

答:一是提高综合国力,以增强国家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增强国际收支自我平衡的能力;二是维持宏观经济稳定;三是构建健康的国内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四是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合理搭配、金融政策工具的发展和健全、 央行金融监管能力的增强,以及充足的外汇储备等,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瞬息万变带来的影响。
7、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水平有什么影响?

答:(1)汇率变动对国内的物价水平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当本币升值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便会下降,进而带动国内同类产品价格的下降。(3)同时,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会上升,出口难度加大,部分商品则会转为内销,国内同类产品供给增加,则会促使国内物价水平的降低。(4)本币贬值则会推动国内物价上涨。
8、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答:(1)包括四大项: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净误差与遗漏以及储备资产增减额;(2)经常项目又分为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收益项目及经常转移。货物贸易包含进出口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又称无形贸易,其内容包括运输、 旅游、 保险、 通讯、 建筑、 国际金融服务、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 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各种商业服务、 个人文化娱乐服务以及政府服务。收益项目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是指资本输出入、 信贷和投资所引起的利息、 股息和利润)。经常转移包括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单方面转让,如侨汇、无偿捐赠、 赔偿等。(3)资本项目又称资本和金融项目,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资本账户是指移民转移、 债务减免等资本性转移。金融账户是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4)国际储备变动是指一国政府拥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对外支付的储备资产的变动。
9、什么是外汇储备?有哪些功能?

答:(1)外汇储备通常是指由各国官方持有的、 可以自由支配和自由兑换的储备货币,是一国国际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宏观调控实力的重要标志。(2)功能: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维护国家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0、简述一国的利率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对汇率的影响。

答:(1)利率主要是通过短期资本的流动来影响汇率的。利率高的国家会吸引国外资本流入套取利(率)差,从而增加外汇供给。(2)经济增长率对汇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可以国民收入的提高而增加对国外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导致外汇需求增长,引起本币贬值,也可以通过经济效率的提高、产品成本的下降而导致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的增强,使出口增加,外汇供给增多,引起本币升值。
11、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目前还不能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兑换?

答:(1)实现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一般应具备前提条件: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家抗风险能力,增强国际收支自我平衡能力;维持宏观经济稳定;构建健康的国内金融体系,提高金融体系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2)目前我国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因此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2、国际收支平衡表包括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有:经常项目、 资本项目、 净误差与遗漏以及国际储备增减额。其相互关系是:理论上,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等于国际储备变动额。


第六章
金融监管

1、简述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答: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是对金融机构业务营运监管的两种主要方式。非现场监管是指金融机构按期报送数据,监管机构通过汇总、分析,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的监控,随时掌握金融机构和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风险因素;非现场监管可以为现场检查提供预警,明确现场检查的对象和重点,以便及时采取防范和纠正措施。现场检查是指派专人进驻金融机构,对其业务经营情况实施全面或专项的检查和评价。现场检查能够发现从财务报表和业务统计报表等资料中难以发现的隐蔽性问题。
2、简述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答: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内部控制措施; 4、 信息交流与反馈 ;5、监督评价与纠正。
3、简述我国银行业、证券业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

答:(1)制定同业公约及其他自律规章;(2)对会员进行监督检查;(3)提供行业服务;(4)发挥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加强会员与政府有关部门间、会员与监管当局间的沟通与联系。
4、简述金融企业行业自律的含义。

答:金融企业行业自律是指金融企业设立行业自律组织,通过制定同业公约,提供行业服务,加强相互监督等方式,实现金融行业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规范、协调同业经营行为,保护行业的共同利益,促进各家会员企业按照国家金融、经济政策的要求,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优化业务品种,完善金融服务。
5、简述《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

答:(1)明确了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将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2)确定了资产风险加权制;(3)规定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8%。
6、当前金融诈骗的主要特点。

答:(1)诈骗范围广;(2)犯罪手段多种;(3)涉案金额大;(4)基层营业网点发案率高;(5)金融诈骗趋向国际化、高科技化、高智商化和集团化、职业化。
7、当前金融诈骗的主要形式?

答:集资诈骗、贷款诈骗、金融票据诈骗、金融凭证诈骗、信用证诈骗、信用卡诈骗、有价证券诈骗、保险诈骗、利用计算机实施诈骗。
8、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

答:内部控制是金融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对风险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的动态过程和机制。
9、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什么?

答:(1)确保国家法律规定和金融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2)确保金融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全面实施和充分实现;(3)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确保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时、真实和完整。
10、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方式有哪些?

答: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方式有:兼并收购、解散、撤销(关闭) 和破产等。
11、商业银行授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什么?

答:商业银行授信内部控制的重点是: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健全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体系,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防止对单一客户、关联企业客户和集团客户风险的高度集中,防止违反信贷原则发放关系人贷款和人情贷款,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投向高风险领域和用于违法活动。
12、什么是金融监管?

答:金融监管是指金融主管机关根据法律赋予的权力,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运营情况实施监督和管理,以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金融体系安全、健康、高效运行。


第七章
金融全球化

1、为什么要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分工?

答:为了防范金融风险,国际社会作了很多努力,其中包括改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分工。因为长期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分工也出现了一定的交叉。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两个机构的分工进一步调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重点转向预防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临时委员会改为国际货币金融委员会,并加强了对各国金融部门的监管和宏观经济透明度标准的制定工作。世界银行正把自己改革为一个与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各国政府在地方项目上进行合作的机构,工作的重点是保证发展中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受益。
2、当前反全球化浪潮的特点是什么?

答:当前反全球化运动具有新的特点。一是反全球化运动从美国逐步扩展至欧洲和其他地区;二是人员构成越来越广泛,主要有工会、农协、消费者、失业人员、绿色组织等各种非政府组织代表,以及一些国家的政府官员;三是从初期散乱的街头抗议活动发展到利用因特网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有组织性活动;四是跨国公司和积极推进全球化进程的世界贸易组织、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成为主要攻击对象,并被指责为应对全球化负面影响承担主要责任。此外,反全球化运动有明显针对美国霸权的一面;五是目标更加明确,主要关心就业、环保、食品安全、社会保障和贸易自由化等问题,主张改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
3、简述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的性质及设立宗旨。

答:非洲开发银行成立于1964年,由非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基金和尼日利亚基金组成,是地区性的政府间开发性金融机构,其宗旨是促进非洲本地区成员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已爆发了哪三次金融危机?请简要说明其表现。

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已爆发了三次大的金融危机。第一次是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2年9月,投机资本抢购马克,抛售里拉、英镑,迫使里拉和英镑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实行自由浮动。第二次是墨西哥比索危机。1994年12月,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三周之内比索贬值40%,按美元计算,股票市场下跌40%。第三次是亚洲金融危机。1997-1998年,亚洲发生严重金融危机。
5、世界银行集团的宗旨是什么?

答:世界银行集团的主要宗旨是:协助成员国的经济复兴与建设;利用担保或提供贷款等方式促进外国私人投资;通过鼓励国际投资帮助成员国发展生产,促进国际贸易长期均衡增长并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帮助成员国提高生产率、生活水平和改善劳动条件;安排由国际担保的贷款,促进成员国经济发展。
6、什么是金融全球化?它有什么特点?

答:金融全球化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普遍运用、国际资本迅速大量流动情况下出现的全球金融密切联系的发展趋势。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金融活动及金融资产和负债跨越国界,形成全球范围的金融资源流动;二是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按统一规则运作;三是同质的金融资产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趋于等同,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价格。
7、推动全球金融化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答:有四个因素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一是贸易的全球化;二是国际资本的推动;三是跨国公司的发展;四是金融自由化浪潮。
8、亚洲开发银行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其资本来源是什么?

答:以下简称“亚行”,创建于1966年。是一个致力于促进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成员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政府间金融开发机构。它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以提供援助为宗旨,其总部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
亚行开展业务经营的资本金来源分作三部分:一是普通资金来源,主要用于亚行的硬贷款业务;二是亚洲开发基金,用于亚行的软贷款业务;三是技术援助特别基金,专门用于以赠款形式进行的技术援助。除此以外,亚行还从日本政府获得日本特别基金,并从其他资金渠道为项目安排联合融资。
9、简要分析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面临的形势。

答: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1)机遇:有利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有利于推进我国金融业的改革进程,有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进程;(2)挑战:外资金融机构将在优质客户、优秀人才、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与中资金融机构竞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