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Redis 简介
1.1 Redis是什么
REmote DIctionary Server(Redis) 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常被称作是一款数据结构服务器(data structure server)。Redis的键值可以包括字符串(strings),哈希(hashes)、列表(lists)、集合(sets)和 有序集合(sorted sets)等数据类型。
对于这些数据类型,你可以执行原子操作。例如:对字符串进行附加操作(append);递增哈希中的值;向列表中增加元素;计算集合的交集、并集与差集等。
1.2 Redis的优点
a. 性能极高 – Redis能支持超过 100K+ 每秒的读写频率。
b. 丰富的数据类型 – Redis支持二进制案例的 Strings, Lists, Hashes, Sets 及 Ordered Sets 数据类型操作。
c. 原子 – Redis的所有操作都是原子性的,同时Redis还支持对几个操作全并后的原子性执行。
d. 丰富的特性 – Redis还支持 publish/subscribe, 通知, key 过期等等特性。
2、Redis安装
(1) 在上官网下载Redis 压缩包,下载稳定版(Stable)即可。
(2) 将压缩包拷贝到Linux服务器中,执行解压操作,生成新的目录redis-3.0.7
$ tar -xzvf redis-3.0.7.tar.gz
(3) 进入解压之后的目录redis-3.0.7,进行编译,说明: 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则表示编译成功.
$ cd redis-3.0.7
$ make
(4) 编译成功后,进入src文件夹,执行make install进行Redis安装。
3、Redis启动
3.1 查看重要文件
在 Redis 安装完成后,注意一些重要的文件,可用 ls 命令查看。
服务端:src/redis-server
客户端:src/redis-cli
默认配置文件:redis.conf
3.2 复制文件
将可执行文件放置在$PATH环境目录下,便于以后执行程序时可以不用输入完整的路径
$ cp redis-server /usr/local/bin/
$ cp redis-cli /usr/local/bin/
3.3 前台启动Redis-server
$ redis-server
说明: 从以上的截图中,可以发现启动的端口为缺省的6379。 用户可以在启动的时候,指定具体的配置文件,并在其中指定启动的端口。
3.4 后台启动Redis-server
(1)编辑默认配置文件:redis.conf
(2)将daemonize属性改为yes(表明需要在后台运行)
(3)设置密码(可选):
第一种方法:将redis.conf中#requirepass foobared
注释去掉,并将foobared改为自己的密码即可,重启后生效。
第二种方法:进入客户端
$ redis-cli
redis 127.0.0.1:6379[1]> config set requirepass my_redis
OK
redis 127.0.0.1:6379[1]> config get requirepass
1) "requirepass"
2) "my_redis"
至此,redis安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