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定义如下:Provide a surrogate or placeholder for another object to control access to it.(为其它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这个对象的访问)

通用类图


    代理模式也称委托模式,很多其它模式诸如状态模式、策略模式、访问者模式本质上是在更特殊的场合采用了委托模式,在应用中,委托模式可以提供非常好的访问控制。

三个角色

1.Subject抽象主题角色:抽象主题类可以是抽象类也可以是接口,是一个最普通的业务类型定义,无特殊要求;

2.RealSubject具体主题角色:也叫被委托角色、被代理角色。是逻辑业务的具体执行者;

3.Proxy代理主题角色:也叫委托类、代理类。他负责对真实角色的应用,把所有抽象主题类定义的方法限制委托给真是主题角色实现,并且在真实主题角色处理完毕前后做预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通用源码

抽象主题类

public interface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真实主题类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public void request(){
		
	}
}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private Subject subject=null;
	public Proxy(){
		this.subject=new Proxy();
	}
	public Proxy(Object...objects){
		
	}
	public void request(){
		this.before();
		this.subject.request();
		this.after();
	}
	private void before(){
		
	}
	private void after(){
		
	}
}

    一个代理类可以代理多个被委托者或被代理者,因此一个代理类具体代理哪个真实主题角色,是由场景类决定的。当然最简单的情况就是一个主题类和一个代理类,这是最简洁的代理模式。通常情况下,一个接口只需要一个主题类和一个接口类就可以了,具体代理哪个实现类由高层模块来决定,也就是在代理类的构造函数中传递被代理者,例如:

public Proxy(Subject _subject){
	this().subject=_subject;
}

代理模式的优点

1.职责清晰,真实角色就是实现实际的业务逻辑,不用关心其它非本职责的事物,通过后期的代理完成一件事物,附带的结果就是编程简洁清晰;

2.高扩展性,具体主题角色是随时都会发生变化的,只要它实现了接口,甭管它如何变化,都逃不脱接口,那我们的代理类完全就可以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使用;

3.智能化

代理模式使用场景

例如,打官司请律师,因为你不想参与中间过程中的是是非非,只要完成自己的答辩就成,其它的比如事前调查、事后追查都由律师完成,这就为你减轻了负担。代理模式使用场景非常多,SpringAOP,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动态代理。

例子:游戏代理

游戏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GamePlayer {
	public void login(String user,String password);
	public void killBoss();
	public void upgrade();
}

游戏者

public class GamePlayer implements IGamePlayer{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GamePlayer(String _name){
		this.name=_name;
	}
	public void killBoss(){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在打怪");
	}
	public void login(String user,String password){
		System.out.println("登录名为"+user+"的用户"+this.name+"登陆成功!");
	}
	public void upgrade(){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又升了一级");
	}
}

代练者

public class GamePlayerProxy implements IGamePlayer{
	private IGamePlayer gamePlayer=null;
	public GamePlayerProxy(IGamePlayer _gamePlayer){
		this.gamePlayer=_gamePlayer;
	}
	public void killBoss(){
		this.gamePlayer.killBoss();
	}
	public void login(String user,String password){
		this.gamePlayer.login(user, password);
	}
	public void upgrade(){
		this.gamePlayer.upgrade();
	}
}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GamePlayer player=new GamePlayer("张三");
		IGamePlayer proxy=new GamePlayerProxy(player);
		System.out.println("开始时间22:10");
		proxy.login("zhangsan", "password");
		proxy.killBoss();
		proxy.upgrade();
		System.out.println("结束时间23:10");
	}
}







代理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提供一个代理对象来代表另一个对象。在代理模式中,有一个被称为实际对象(Subject)和一个被称为代理对象(Proxy)的中介,代理对象持有实际对象的引用,并且可以控制对实际对象的访问。代理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在不修改原始对象的情况下,为原始对象添加额外的逻辑处理。 代理模式分为多种类型,如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 远程代理:为远程对象提供一个本地代表。 - 虚拟代理:根据需要创建开销大的对象,通过虚拟代理控制访问这些对象的过程。 - 保护代理:控制对原始对象的访问权限,例如进行权限检查。 代理模式的优点包括: 1. 能够控制对真实对象的访问,并在访问前后添加额外的逻辑。 2. 可以通过代理对象实现延迟加载,即在实际需要时才创建真实对象。 3. 增强了对真实对象的封装,并且可以避免对真实对象的重复引用。 在C#中实现代理模式通常涉及以下步骤: 1. 定义一个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对象和代理对象需要实现的方法。 2. 实现真实对象的类,按照接口或抽象类的要求实现具体方法。 3. 实现代理类,它同样实现接口或抽象类,并在方法中持有真实对象的引用,通过调用真实对象的方法来执行所需的操作,同时可以添加额外的逻辑。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