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笔记(一)

本文是关于《传习录》的读书笔记,探讨了王阳明的教育理念,强调因材施教如医用药,注重去除偏蔽,而非拘泥于固定教条。同时,通过对比东西方哲学,阐述了东方思想的灵活性,并结合现实场景解释了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王阳明的教诲。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原文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贤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

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译文:

有门人私下记录先生的言论,先生知道后说:“圣贤教人,都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就像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一人一方,会根据每个病人体质的虚实、病理的阴阳内外,来酌情加减药方和药量。其要旨在于治病,至于怎样用药,并没有固定的说法。

如果你拘泥于一个方子,很少有不害人的。现在我和大家不过是针对各自的不足之处,互相勉励磨炼,只要能够改正,那我的话也就没有用了。

你们若是把它守为成训,传扬下去,他日误己误人,这罪过你们担当得起吗?”

读后记

西方哲学,讲究一切概念都有清晰的定义,力求用符合规律的原则,严格的证明,勾画出研究领域的整体范围,对未知部分立下清晰的界标。

但东方思想没有这样的习惯,孔子讲了一辈子仁,也没有给仁下过定义。

我们把这个称为因材施教,或者因病发药。 公司里也是一样,公司年会,大老板给出四个字: 回顾,砥砺前行。 高层领导进行拆分, 中层领导划分步骤,底层员工负责执行。

到最后,大老板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执行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走偏,需要一遍遍的沟通,一次次的开会,最后才能上下满意。

至于原来的意思,谁知道呢,大老板自己也不知道啊。

原文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互联网老辛

你的鼓励是我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