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还没结束,身边的人就匆匆回去上班了。
法定七天假期,但落实到公司,有的只放一天,有的只放三天。
很多读者想要改变自己,拼命为自己投资。一会想学英语花两三万报课,一会想学编程,花两三万报课,又过段时间想学国学,又是两三万出去。
其实,我一直建议:不管是不是初学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好一点,对自己要求低一点,要认清自己的经济实力,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要清楚学习会对家庭带来的正负面影响!
学习这东西,其实与以下几点关系不大:
对方机构干了多少年?
对方课程安排是否合理?
对方是不是名师,有多少个头衔?
对方是不是好评或者差评比较多?
对方晒出了多少高薪的学员?
对方的课程内容是不是丰富?
学习没有捷径,大多数人学不会,不是自己笨,也不是讲师不好,更不是机构不好,同学不好。
而是很多人对自己的宽容度太低了,对学习的容错度太低了。
以大多数人的能力,想要学精一项技能,没有个三五年是学不成的。
但想达到入职的最低要求却很容易,这就像应届生,就算四年没怎么学习,他也基本达到了入职要求。
说真的,一个计算机本科生,他大学四年,不管怎么贪玩,就算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吃饭,睡觉,打游戏,或者谈恋爱上, 他也还剩下一部分时间去学习。
他不需要考虑吃饭的问题,这个父母给他们解决了。他也不需要考虑学习系统性的事情,这个学校给他们解决了。他也不用担心房租的事情,因为学校提供宿舍。
他也不用考虑学了用不上,因为身边到处是跟他一样的同学,不需要纠结,不用自我消耗,有时间,有空间,有精力。
大学四年,随便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