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当时有一个编程老师说:你们大学四年,至少要写三万行代码。
当时没有当回事,结果毕业从事java开发,发现自己的编程能力的确不行。
不行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 遇到个项目,不知道如何开始
- 有的语法压根就没记住,需要不断的查找资料,太过于浪费时间。
- 有的没有思路,完全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实现。
重点: 那些看上去没有思路的地方,往往是因为基础不牢。
所以如果编程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一定是一年至少要写三万行代码;
编程的核心是: 把最常用的记熟,缩短调用常用知识的时间。 不常用的放在随手可查的地方。
初级程序员从新手跨越到高级程序员,需要像开车一样,不经意间就解锁了新技能。
学过车的小伙伴都有这种感觉,一开始开车上路,根本没有时间研究路标,只关心是否有红绿灯,注意路两边的行人和其他车辆。
后面的车辆都没时间关注,只能一门心思往前开。 过个红路灯选车道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去了掉头或者左转车道,没办法只能先左转,过会再绕回来。
等慢慢开的久了,就可以关注路标,关注指示牌,关注后车的动向。
这些技能是在你不断开车的过程中突然会的,你甚至都没有刻意练习,只是不停的再开车,其他的技能就自然而然的学会了。
编程也一样,你每天在写bug,突然有一天bug比较大,你看了下其他人的,哦,原来可以这么写,于是又会了个新技能。 可能因为工作的压力,项目赶得比较急,你都没注意到自己为啥会了这个技能。
go语言以及其他语言的学习,都是一样的过程,包括shell脚本, 都不能停留在听上, 要动手操作
- 先确保听的懂 ,但要注意听懂的并不属于你
- 不断练习,不断练习,不断练习
三个学习建议:
- 预习
- 复习
- 练习
不断练习,不练永远学不会,甚至前期你不用想为什么这么写,多去敲,努力的去写,熟练到甚至能把他背下来。
这就是: 无他,唯手熟耳。变成下意识的反应。
什么叫完全掌握go语言?
下面是我的标准,当然其他语言也是一样:
- 对语言的基础语法已经掌握,可以直接在键盘上敲,不需要去查语法和结构。
- 给你一个项目,你有个大致的思路,知道要从哪里下手,而且能够熟练的做出来。
说了这么多,最核心的内容还是: 多练习,多练习,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