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北京,大多数人想到的就是,丰富的文化娱乐资源,科技,教育,医疗资源, 以及数不清的赚钱机会。 仿佛来到北京,你就拥有了这些资源一样。
以前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的思维方式比较奇特: 学生会主席很牛–我认识学生会主席–所以我很牛!。
没想到十几年后,依然有很多人是这样的逻辑: 北京很牛–我在北京–所以我很牛。
但仔细想想,如果你学历一般,能力一般,资源一般,家庭条件也一般,很大程度上你所看到的资源都跟你没关系。
赚钱的机会是很多,但能力一般的人无非还是赚那点死工资,也只是比其他城市稍微高点罢了。
文化资源是很丰富,但身在北京的你,一年能享受几次? 时间有吗? 除去生活费的工资还能享受文化资源吗?
教育资源是好,比如北京的一本率比较高,海淀达到50%,但北京的郊区一本率只有5%, 你在北京郊区买房,就只能上一本率为5%的学校。 要知道很多三线城市的高中,一本率达到了95%。
你想上海淀最好的学校,就需要拥有学区房,动辄10W一平起,但问题是,你有了海淀的学区房,有了户口,不一定能上最好的学校。
归根结底就是家底够不够厚,只要家底够厚,你在北京可以上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医疗。
如果没有什么家底,挂个专家号都困难,还谈什么医疗资源。
北京户口,对我们普通的北漂有用吗?
你可能看到了各个大佬写的北京户口的重要性,但户口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作用不是很大, 看病有社保,买房买车只需要工作居住证或者社保缴满5年。
户口唯一的作用就是给孩子上学, 但如果真的能在北京上的起好学校的,又会在乎这个户口吗? 花1000多万买套房,为啥不每年花个三十万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