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和TCP/IP参考模型

应用层:通过人机交互的界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表示层:为上层用户解决用户信息语法问题,编码、解码、加密、解密
会话层:在两个节点之间建立端链接,提供对话控制机制,建立、维持、终 止会话进程
传输层 :通过端口号区分上层不同的服务 数据分段 TCP(面向连接的)/UDP(面向无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机制 确认 重传 排序 流控
网络层:IP 通过IP地址进行逻辑寻址,建立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
数据链路层 :逻辑链路控制层 LLC 为上层提供服务 提供FCS校验 数据分帧 媒介访问控制层 MAC—物理地址 网桥/交换机
物理层 定义电气、电压、光学特性、接口规范 中继器/集线器 传送比特流
TCP支持跨层封装,OSI分别从应用层加工到物理层实现对数据的封装,解封装是从物理层到应用层使用设备识别读取数据。
TCP的三次握手

第一次握手:
客户主动去connect服务器,并且发送SYN假设序列号为J,服务器是被动打开
第二次握手:
服务器在收到客户端发送的SYN后,它会发送一个SYN以及一个ACK(应答)给客户,ACK的序列号是J+1表示是给客户发送的SYN J的应答,新发送的SYN序列号为K
第三次握手:
客户端在收到新SYN K,ACK J+1后,也回应ACK K+1以表示收到,然后两边就可以开始发送数据
四次断开

本文介绍了TCP/IP协议的基础知识,包括OSI和TCP/IP参考模型的对比,以及TCP、UDP和IP协议的特点。重点阐述了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和四次断开连接的步骤,确保可靠的数据传输。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46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