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IOC的实现,主要靠 xml/注解 + 工厂模式 + 反射 实现的。通过xml或注解配置需要管理的bean,通过工厂模式+反射获取bean的实例。
一、IOC基础
1、maven导入spring的 jar包 和 单测包
基础依赖context里面包含context、aop、beans、core、expression这些jar包
<!-- spring 基础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artifactId>spring-context</artifactId>
<version>5.3.19</version>
</dependency>
<!--junit 单元测试依赖 -->
<dependency>
<groupId>junit</groupId>
<artifactId>junit</artifactId>
<version>4.13.2</version>
<scope>test</scope>
</dependency>
2、bean的配置
bean的配置主要通过三种模式:纯xml模式、xml+注解模式、纯注解模式
2.1 纯xml模式
2.1.1 xml文件头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s://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xsd">
2.1.2 实例化Bean的三种方式
方式一:使用无参构造函数
在默认情况下,它会通过反射调⽤⽆参构造函数来创建对象。如果类中没有⽆参构造函数,将创建失败。
<!--配置service对象-->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com.lagou.service.impl.TransferServiceImpl">
</bean>
方式二:使⽤静态⽅法创建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使用的对象有时候并不是通过构造函数直接创建的,在创建过程中可能做很多额外操作,这时提供创建对象的方法恰好是个静态static方法,比如获取数据库连接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在历史代码没有用spring框架,但是使用了工厂模式解耦,在接入spring后,可以通过这类对象就可以如下配置:
<!--使⽤静态⽅法创建对象的配置⽅式-->
<bean id="userService" class="com.lagou.factory.BeanFactory"
factory-method="getTransferService"></bean>
方式三:使用实例化方法创建
同使用静态方法创建类似,区别是用于获取对象的方法不再是static修饰的,而是普通方法
<!--使⽤实例⽅法创建对象的配置⽅式-->
<bean id="beanFactory"
class="com.lagou.factory.instancemethod.BeanFactory"></bean>
<bean id="transferService" factory-bean="beanFactory"
factory-method="getTransferService"></bean>
2.1.3 Bean的生命周期
spring支持6种作用范围,不同的作用范围生命周期不同。spring默认bean对象都是单例的。

实际开发中,用到做多的作⽤范围就是singleton(单例模式)和prototype(原型模式,也叫多例模式)。配置⽅式参考下⾯的代码:
<!--配置service对象-->
<bean id="transferService"
class="com.lagou.service.impl.TransferServiceImpl" scope="singleton">
</bean>
不同作⽤范围的⽣命周期:
-
单例模式:singleton
对象出⽣:当创建容器时,对象就被创建了。
对象活着:只要容器在,对象⼀直活着。
对象死亡:当销毁容器时,对象就被销毁了。
⼀句话总结:单例模式的bean对象⽣命周期与容器相同。
-
多例模式:prototype
对象出⽣:当使⽤对象时,创建新的对象实例。
对象活着:只要对象在使⽤中,就⼀直活着。
对象死亡:当对象⻓时间不⽤时,被java的垃圾回收器回收了。
⼀句话总结:多例模式的bean对象,spring框架只负责创建,不负责销毁。
2.1.4 Bean标签属性
-
id属性: ⽤于给bean提供⼀个唯⼀标识。在⼀个标签内部,标识必须唯⼀。
-
class属性:⽤于指定创建Bean对象的全限定类名。
-
name属性:⽤于给bean提供⼀个或多个名称。多个名称⽤空格分隔。
-
factory-bean属性:⽤于指定创建当前bean对象的⼯⼚bean的唯⼀标识。当指定了此属性之后,class属性失效。
-
factory-method属性:⽤于指定创建当前bean对象的⼯⼚⽅法,如配合factory-bean属性使⽤,则class属性失效。如配合class属性使⽤,则⽅法必须是static的。
-
scope属性:⽤于指定bean对象的作⽤范围。通常情况下就是singleton。当要⽤到多例模式时,可以配置为prototype。
-
init-method属性:⽤于指定bean对象的初始化⽅法,此⽅法会在bean对象装配后调⽤。必须是⼀个⽆参⽅法。
-
destory-method属性:⽤于指定bean对象的销毁⽅法,此⽅法会在bean对象销毁前执⾏。它只能为scope是singleton时起作⽤。
2.1.5 DI依赖注入的xml配置
依赖注⼊分类
按照注⼊的⽅式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