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失函数
回顾之前讲过的线性回归模型,我们为了要学习参数使得得到的直线更好的拟合数据,我们使用了一个函数
这个函数就是比较模型得到的结果和“真实值”之间的“差距”,来判断这个模型是不是好。因为模型越好,差距越小,就越能够反应真实值。这个是能够很容易理解的。
但是上面的解释毕竟太过于“通俗”,而且事实上面还存在很多的损失函数的类型供我们使用,你甚至能够定义自己的损失函数类型。所以下面的篇幅就来讲讲一些常用的损失函数。
Ⅰ.0-1损失函数(0-1 loss function)
这个函数比较好理解。要是我们模型得到值和“真实值(标签值)”不一样,损失为1.要是一样的话,没有损失,自然为0.
这个函数的优点就是简单,非常的简单。但是缺点也非常的明显,就是无法度量损失的“严重程度”,无论有多不一样,都得到1的损失,很显然不利于后面的学习。
用途:
我暂时没有发现哪个机器学习算法用了0-1损失函数,有的话给个提示。

本文深入探讨了机器学习中的损失函数,包括0-1损失、平方损失、对数损失和指数损失,解析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同时,介绍了风险函数的概念,如经验风险和结构风险,讨论了它们在防止过拟合中的作用。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222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