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载均衡
清风Baron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HAProxy负载均衡的event_accept函数源码分析
相信不少阅读过HAProxy代码的同学都感到头疼吧?说实话,HAProxy的代码风格属于比较烂的一种,一个函数大几百行,甚至几千行的情况比比皆是。可能是Willy Tarreau本人把精力集中在算法方面,对其它方面没那么重视的缘故吧。如果想把HAProxy的主要逻辑看明白,或者把文章写清楚,我建议要对它进行一些删减,最好能重构一下。下面,以event_accept()函数为例,尝试对其进行简单的分转载 2016-03-19 17:46:06 · 2437 阅读 · 0 评论 -
HAProxy的独门武器: 弹性二叉树ebtree
1. HAProxy和ebtree简介HAProxy是法国人Willy Tarreau个人开发的一个开源软件,目标是应对客户端10000以上的同时连接,为后端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提供高性能的负载均衡服务。在底层数据结构方面,旧版本HAProxy曾经使用过红黑树,用于任务调度、负载均衡等方面。但是Willy Tarreau认为,在事件响应非常频繁的情况下,任务插入、删除的频率非常高,转载 2016-03-19 17:56:42 · 1713 阅读 · 0 评论 -
HAProxy几个重要的结构体
另外要说明的是,本系列文章对HAProxy的分析都基于目前的稳定版本HAProxy 1.4,而目前的开发版本HAProxy 1.5和1.4相比,重构力度比较大,不少函数名称和结构体都发生变化,但是关键流程还是基本一致的,请各位读者留意。1. session上文讲的其实就是HAProxy怎样在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建立一个完整的链路,相关信息都保存到一个session结构体中。原本的se转载 2016-03-19 18:18:30 · 2988 阅读 · 0 评论 -
LVS 服务器集群三种实现模式配置
LVS (Linux Virtual Server) Linux 服务器集群LVS服务器集群中基于IP的负载均衡技术,有3种实现模式:VS/NET模式,VS/TUN模式(IP隧道模式),VS/DR模式(直接路由模式)一,【VS/NET 模式】1,配置Linux Director(前端负载调度器)IP,并打开IP数据包转发功能转载 2016-03-19 22:52:45 · 386 阅读 · 0 评论 -
LVS集群的负载调度
LVS集群的负载调度章文嵩 (wensong@linux-vs.org) 2002 年 5 月本文主要讲述了LVS集群的IP负载均衡软件IPVS在内核中实现的各种连接调度算法。针对请求的服务时间变化很大,给出一个动态反馈负载均衡算法,它结合内核中的加权连接调度算法,根据动态反馈回来的负载信息来调整服务器的权值,来进一步避免服务器间的负载不平衡。1.前言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主转载 2016-03-19 23:02:08 · 262 阅读 · 0 评论 -
LVS三种工作模式原理
1. LVS 三种工作模式原理1.1 LVS-DR: 通过直接路由实现虚拟服务器(VS/DR)跟VS/TUN方法相同,VS/DR利用大多数Internet服务的非对称特点,负载调度器中只负责调度请求,而服务器直接将响应返回给客户,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集群系统的吞吐量。该方法与IBM的NetDispatcher产品中使用的方法类似,但IBM的NetDispatc转载 2016-03-19 23:10:47 · 4356 阅读 · 0 评论 -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定义: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均衡负载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这种群集技术可以用最少的投资获得接近转载 2016-03-20 16:00:16 · 659 阅读 · 0 评论 -
HAproxy 代理技术原理
本文转载自: http://www.cnblogs.com/Bozh/p/4019607.html1.简介HAProxy是一款提供高可用性、负载均衡以及基于TCP(第四层)和HTTP(第七层)应用的代理软件2. Features1.免费2.能够做到4层以上代理3.高性能4.高稳定性3. 使用案例淘宝CDN(HTTP反向代理转载 2016-03-20 16:02:53 · 1302 阅读 · 0 评论 -
LB 负载均衡的层次结构
作为后端应用的开发者,我们经常开发、调试、测试完我们的应用并发布到生产环境,用户就可以直接访问到我们的应用了。但对于互联网应用,在你的应用和用户之间还隔着一层低调的或厚或薄的负载均衡层软件,它们不显山不露水默默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至于我们经常忽略了它们的存在。因为负载均衡层通常不在一般开发人员的问题域内,而且它们一般都是现成且成熟的解决方案,以至于我们习惯性的忽略和认为乏善可陈。其实不然,本文就转载 2016-04-02 14:43:36 · 871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