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快三个月没有写博客了,人一旦懒散下来时间过得真的特别快。
其实也不能说是懒散,4月中旬离开北京回到南昌,4月23到博微入职,到现在也有两个月了。每天似乎都很忙,却感觉自己没有太大的进步。
不得不说北京与南昌两地的互联网行情真的相差太多,回来之后面试了一些公司,基本上都拿到了offer,可是真正能让自己感到称心如意的却基本没有。最后在排除了路远的,排除了加班多的,又排除了规模小的之后,最终选择了博微。
来到这边的第一个月基本是在吐槽里度过的,各种和北京的同事吐槽这边的技术之老旧。不用git用svn,都9012年了依然没有前后端分离,还在写xhtml、jsp和ftl。记得当初和我一起入职的有一个从上海回来的测试妹子,人不到一个月就离职了,后来又陆续招了有UI和测试,也是没干多久就都跑了。其实自己最开始也有离职的想法,只是后来想了一想南昌的大环境就这样,换一家也未必能满意,不如多融入一下试图推动技术的革新。
为此我也多次向项目经理和项目负责人提议前后端分离,只不过都被他们以工期紧、人员少、难度大等理由给否决了。其实我也知道技术改革起来肯定会付出一些成本,以前的项目也挺大的,直接重构也不太现实,我想的是小范围分模块用新技术重构,这样以后的维护成本也低了。
前后端分离的想法泡汤了之后,我也就只能佛系开发了,就按照目前现有的模式去做,每天疯狂怼页面,然后和后端联调的时候再写一些JS代码。于是乎,在第一个月开发综合服务平台项目的时候就写了50多个页面,再加上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工作,每天也是充实的不行。
下班之后总喜欢去打球,出一身汗发泄一下,排解一下自己压抑的情绪。说压抑可能也不是特别恰当,只是我实在是找不出一个更加合适的形容词了。回来上班之后真的没有在北京舒服,写完代码从没感觉到自己进步了,没有觉得模块划分很细致,没有感觉代码逻辑很严谨,没有那种完成一件优秀作品的快感,只是在机械重复着一个个页面,仿佛像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也会和老婆吐槽两地的差别,倾诉工作中的不开心。老婆安慰我说当暂时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只能去适应它,并且提升自己的能力。其实想想也是,既然自己选择了回来,就理应接受这种落差,然后不断充实自身提高自己的话语权。于是我就会琢磨要如何多学习一些新的技能,同时尽可能发展一些副业,以备不时之需。
既然没有什么技术可以写了,那就来写一下自己的计划吧,就像王小波说的那样:“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希望自己自7月起能将计划执行起来,保持自律,强健身体,多多学习。
学习计划
- 编程相关
- 扎实前端技术,保证博客的长期维护;
- 学习Python:[小甲鱼]零基础入门学习Python、Python教程_600集Python从入门到精通教程;
- 数据结构和算法:(小甲鱼)数据结构和算法;
- 机器学习: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 吴恩达(Andrew Ng)、李宏毅机器学习(2017) ;
- 如果条件允许,考互联网相关证书。
- 土木相关
- 一建(2023)
- 文学相关
- 每两个月读完一本书
健身计划
- 保证一周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锻炼时间